汽车系市级公开课——葛周军老师教学设计和教案展示
查看数0
《手动变速器总成的拆装》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 |
15名爵2班 |
班级 人数 |
18 |
授课教师 |
葛周军 |
|||
授课日期 |
2017.4.13 |
课型 |
新授课 |
授课学时 |
1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1.能熟练掌握手动变速器的组成; 2.能说出手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 能力目标:通过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手动变速器的组成;通过动手拆解手动变速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任务实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乐于分享的职业素养;在学习中体会快乐与成功,增强自信心。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1.掌握手动变速器的拆装; 2.各档位的动力传递路线。 难点:在实物上指出动力传递路线。 |
|||||||
教学方法 |
信息化教学、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
|||||||
教学设计说 明 |
一、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课前对手动变速器的组成等相关知识进行掌握。 二、通过拆装视频来指导学生相关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学生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作业先自主探究,然后通过视频、动手实践、小组研讨、学案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再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现场反馈。先学后教,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四、在线提交作业以及自我评价等让学生在交互式的学习中学会交流,学会分享,学会学习。实现课堂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课程准备 |
1.展示课前学生的学习成果 |
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完成手动变速器的相关知识内容,并反馈给老师 |
通过网络软件布置有关手动变速器的组成等相关内容,让学生作答 |
通过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效果。 |
||||
2.复习手动变速器相关内容 |
通过回忆掌握变速器的作用、类型、手动变速器的结构 |
通过PPT布置变速器的作用、类型、手动变速器的结构等内容,让学生讨论作答 |
提高理性认识,为下阶段学习做准备。 |
|||||
3.手动变速器的档位传递讲解 |
观看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
对视频进行讲解 |
通过视频形象直观的呈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
|||||
实践探究 |
任务一:手动变速器的拆装 |
1.小组合作,明确分工; 2.组长明确操作步骤; 3.部件按规定摆放到位。 |
1.将学生分组,明确分工,要求学生,强调操作过程中的5s; 2.巡视指导。 |
1.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2.动手拆装手动变速器了解其结构组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
||||
任务二:手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 |
1.小组合作,研讨手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开展研究性学习; 2.完成手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并提交作业; 3.展示、交流、分享。 |
1.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手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分析; 2.提示学生,根据视频开展研究性学习; 3.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交流、点评和总结。
|
1.直观的呈现,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有效克服教学难点。 2.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3.在通过作业提交,实现学习成果和经验的交流分享。 |
|||||
拓展练习 |
在实物上进行手动变速器工作过程的讲解 |
1.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手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每组派一名代表完成一个档位的解说任务。 2.自评、互评。 |
1.布置任务,提示学生根据视频和实物,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练习。 2.每组派代表完成一个档位的解说任务。 3.归纳性点评和总结。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
||||
总结交流 |
1.学习本节课后有什么收获; 2.本节课中,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进步? 3.从他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
将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或经验成果上传,大家一起研讨,交流和分享。 |
引导,点评,答疑。 |
1.学生在交互式学习中,学会交流,学会分享,学会学习。 2.延伸课堂从“课内”至“课外”。 |
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
具体教学目标 |
教学活动 |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
一、作业反馈(2分钟) 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反馈,解决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 |
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并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解决 |
完成手动变速器的相关知识内容,并反馈给老师。 |
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 |
二、复习(5分钟) 1.变速器的作用。 答:变速、变向、中断动力输出。 2.变速器按操纵机构可分为哪些? 答: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手自一体变速器。 3.说出手动变速器结构图的名称
|
提高理性认识,为下阶段学习做准备。 |
通过回忆掌握变速器的作用、类型、手动变速器的结构。 |
通过PPT布置变速器的作用、类型、手动变速器的结构等内容,让学生讨论作答。 |
三、视频导入(5分钟) 【播放视频】主要介绍三轴五档式手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动力传递路线,让学生知道变速器的总体结构。为下面的变速器拆装做理论准备。 |
让学生知道变速器的总体结构及动力传递路线,为下面的变速器拆装做理论准备。 |
观看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
对视频进行讲解 |
四、任务实施(3分钟) 设备准备:EQ1090E手动变速器 工具准备:扭力扳手、一字起、梅花扳手、拉力器、铜棒等。 实施步骤: 1.清洁工作场所并清点工具设备 2. 拆卸顺序 1)旋下变速器第一轴轴承盖的螺栓,取下第一轴轴承盖; 2)用铜棒左右轻轻敲击第一轴,拉出第一轴总成,取出第二轴前轴承; 3)用手托起第二轴前端上下晃动,并用铜棒左右敲击第二轴的后端,将第二轴向后推出; 4)用拉拔器从第二轴上取下后轴承; 5)先从第二轴前端进行分解,取下四、五挡同步器总成和锥盘; 6)将第二轴总成从变速器壳体内取出; 3.第二轴总成的分解 1)取下止推环; 2)然后依次取下四、五挡固定齿座,四挡齿轮,四挡齿轮滚针轴承,四挡齿轮止推环,三挡齿轮,三挡齿轮滚针轴承,三挡同步器锥盘和二、三挡同步器总成。 3)再从第二轴后端分解,取下一挡、倒挡齿轮,将二挡齿轮止推环锁销压住,转动止推环并将其取下,然后取下二挡齿轮和二挡齿轮滚针轴承。 4.零部件认知 分别知道零部件名称并说出各档的动力路线并说明。 5.装配顺序 与拆卸顺序相反 注意事项: 1.注意操作安全,避免零部件掉落造成人员伤害。 2.仔细研究手动变速器结构及换挡原理。 3.不允许使用硬质物体直接敲击一轴、二轴、齿轮、同步器及结合面,可使用质地较软的橡胶锤或铜棒。 4. 旋紧螺栓时用梅花和套筒扳手,由内到外以对角线顺序旋紧;旋松时可用摇柄扳手,由外到内以对角线顺序旋松。拧紧力矩大时可用扭力扳手。 5. 拆卸中间轴时先要取下倒挡齿轮和倒挡轴。 6. 拆卸倒挡轴时,先把中间轴两端的盖子拆开,再把中间轴锁紧螺母松开。拆卸倒挡轴和中间轴时都是从前向后敲。 |
1.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2.动手拆装手动变速器了解其结构组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
1.小组合作,明确分工; 2.组长明确操作步骤; 3.部件按规定摆放到位。 |
1.将学生分组,明确分工,要求学生,强调操作过程中的5s; 2.巡视指导。 |
五、实施过程(20分钟)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并在操作中说出变速器的总成和工作过程。 |
1.直观的呈现,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有效克服教学难点。 2.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3.在通过作业提交,实现学习成果和经验的交流分享。 |
1.小组合作,研讨手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开展研究性学习; 2.完成手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并提交作业; 3.展示、交流、分享。 |
1.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手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线分析; 2.提示学生,根据视频开展研究性学习; 3.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交流、点评和总结。 |
六、总结(5分钟) 结合视频说出自己所在组的实际操作内容。 |
1.学生在交互式学习中,学会交流,学会分享,学会学习。 2.延伸课堂从“课内”至“课外”。 |
引导,点评,答疑。 |
将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或经验成果上传,大家一起研讨,交流和分享。 |
七、教学后记
|
招生电话: 025-86655216 025-83328633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清凉门大街嫩江路36号
版权所有@南京商业学校
苏ICP备15003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