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国旗下讲话—待人之礼,言谈之礼
本周为我们进行国旗下发言的是15城职审计班的王瑶同学,该同学担任班级班长职务,平时性格开朗,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尊敬师长、身为班长她处处以身作则,学习成绩优异。她曾多次荣获校三好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班级口号是:学贵有恒,务实上进,天道酬勤,厚积薄发。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待人之礼,言谈之礼》
在我们现阶段的学习生涯中,校园自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每天与我们接触最多的,除了亲人以外便是老师和同学。我们的待人之礼就应先从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开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给我们知识,下课后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我们理应给予他们尊重。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老师的栽培。”无疑,老师在我们的成功之路上会给予我们不小的帮助。这些帮助其实就在每天的生活中。老师对于我们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们不需要我们用真金白银作为回报,只需要我们上课时的认真听讲,课后的勤学多问,在校园内遇到时的一声“老师好”,在教师节时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便足够了。
同学之间的情谊也是难能可贵的。大家能够进入同一所学校,在同一个教室中生活学习便已是缘分。友爱身边的伙伴也并非难事:可能是在伤心气馁时的一句鼓励;可能是课间耐心的答疑解惑;可能是大雨滂沱时的一把雨伞……这些最平常的小事情都能让对方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试想一下,当我们以后步入社会了,被各种繁杂的事务所打扰,要再寻觅到一段像同学间一般纯真无邪的情谊实属难上加难。所以,请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同学情吧,别让再回首时空留遗憾。
在与他人相处中,宽容也是极为重要的。就以同学间的相处为例,一个集体中的同学拥有着不同的背景,在交往时难免会因为意见不合闹出矛盾。这个时候,恼火和记恨只能使得我们自己受到身心的双重伤害。据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只会记仇不懂宽容的人会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所以,换位思考和宽容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明朝心学创始人王守仁面对着一个穿着奇装异服、想借着他的名声出名而来拜访他的人,并没有愤怒地将他赶走,而是宽容他的行为并将心学的奥义倾囊相授。这个人名叫王艮。他后来创立了泰山学派并将王守仁的心学发扬光大。由此可见,宽容不仅仅能化解矛盾,还能因此感化一个人,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言谈之礼与待人之礼可以说异曲同工。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知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我们就可以凭直觉判断出他的修养、素质以及他性格中的某个侧面。所以,文明礼貌并非是个人生活中的小事小节,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尚的真实反映,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那么,面对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其次,要在生活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言谈之礼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耐心倾听。倾听也是一门学问,生活中,尤其是在课堂中,我们都需要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伙伴的发言。
现在时刻享受在幸福生活里的我们,更要时刻想到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做好文明的传播者,建设者,严格遵守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让文明之花更加灿烂更加夺目!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