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国旗下讲话—劳动最光荣,勤俭须行动

发布时间:2018-10-15 查看数0

本周为我们进行国旗下发言的是该班尹雨琪同学和秦瑶瑶同学。尹雨琪同学成绩优异,努力刻苦。曾获得过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秦瑶瑶同学在班级担任财管课代表职务,对事认真负责,学习刻苦努力。

她们今天为我们大家带来的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劳动最光荣,勤俭须行动》。

合: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秦:我是来自15城职会计1班的秦瑶瑶。

尹:我是来自15城职会计1班的尹雨琪。

秦:雷锋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劳动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是每个公民的根。凡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人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古猿人之所以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最终走出森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劳动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劳动史。是劳动,创造了历史;是劳动,改变了世界。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正如鲁班,李冰……哪一位能工巧匠不都是从平时的劳动中汲取经验总结成事。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没有劳动,社会便得不到发展。我国宪法规定,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劳动是光荣的,通过劳动人类从盘错交织的古树走向陆地,从愚昧无知的远古走向信息发达、光电闪烁的现代文明,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劳动拓展了人类思维,劳动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同学们,让我们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者吧!

尹:本周二是“世界粮食日”,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天都要开展各种纪念活动。从小我们就能熟练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传诵千年的诗句,大家也都能轻而易举的明白这句诗的含义,却鲜少有人能够真正的做到。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日前表示,尽管在对抗饥饿这一问题上我们有了世界性的进展,但目前仍有约8亿人口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同时达席尔瓦也强调,只有三分之一的粮食可以被人们食用,也就是说每年有近13亿吨的粮食,要么被浪费掉,要么被破坏掉。同学们,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

再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每天用餐后,食堂门口的大桶里堆积了许多剩饭、剩菜;白天光线充足,总有几间教室的灯还在那里亮着;教室没人时总有些投影机开着、空调开着;刚吃完饭,就会有很多同学在学校的小卖部排队买零食吃……这种种不正常的现象都让我们心惊和心痛。

所以我们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作为中职生,我们义不容辞!因为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不分贫富大小,如果勤俭文明之风盛行于世,将是国之本,家之幸,民之福。让我们都树立 “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养成“厉行节约、勤俭自强”的作风,形成“人人爱节约、个个懂节能”的班级氛围,努力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合:我们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