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文化 做有梦中国人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那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那独具一格的语言文字,那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让我们由衷地产生深深的自豪感。
汉语是根植在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若没有汉语,又怎么会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持节;又怎么会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高志;又怎么会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热情!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中华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是中华美德的三个方面,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注重“修身”。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好人同学在我身边”的活动,三月以“助人为乐”为主题,四月以“孝老爱亲”为主题进行好人推荐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师生积极响应。这样的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身边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道德引领力,也营造了助人为乐的良好的校园氛围。都说“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这也和学校一直以来追求的“以文化人,内修于心,外塑于行—善良有礼、能行天下”的育人理念相匹配。“好人好同学”系列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学校将持续开展该活动,使之成为一项活动品牌,打造“学好人、尊好人、做好人”的校园文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是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言,意思是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使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其源头,因为源远才能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弃,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无从谈起。近年来,学校为了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传播“三业三争”的教育实践观,开发了六大载体:编写“能行天下”校本教材、开展“能行天下”教育与“中国梦同行”主题教育活动、“能行天下”主题作文和“魅力校园”摄影征集活动、举行教师“两课”竞赛活动、举办“能行天下”技能节和“能行天下”社团展演。学校开创“四融”、“一延伸”的校园和谐发展新局面。进入校园,三栋教学楼分别被命名为“勤业楼”、“精业楼”、“兴业楼”,行政楼为“敬业楼”,实训大楼为“乐业楼”,学校的楼道、宣传橱窗也粘贴着“能行”文化标语、学生创业之星的照片和故事,无不凸显出浓浓的“能行天下”文化氛围。学校希望所有的学子能通过几年的学习,在社会上崭露头角,成为人中之龙,与学校的校训“能行天下”相映衬。为社会做出贡献,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将这坛承传了千年的佳酿,越陈越香,离实现民族复兴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