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国旗下讲话—善良有礼,能行天下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为我们指出了做人的准则:做一个善良有礼的人,心地纯洁,没有恶意。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意思是:“教”,就是上面做示范,下面来模仿;“育”,就是培养后代让他多做好事。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招收学生的第一条件是善良。由此可见,善良有礼,能行天下!
善良是一种素养,是举手投足间的优雅。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泱泱华夏,五千年的篇章散发着文明礼仪的芳香,善良有礼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品性的升华。
“谦谦君子,与人为善”。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和善待他人,用真诚和爱给他人带去温暖。作为在校的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善良有礼的人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三善”:眼善、言善、行善。“眼善”,就是一个灿烂的微笑。言善,就是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清晨一声温暖的问候,可以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做错事情的一句“对不起”,可以化解矛盾冰释前嫌。行善,就是言谈举止中表达出的善意,捡起同学掉在地上的书,伸手关掉明亮的教室里开着的灯,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安慰不开心的同学,等等。一个微笑,一阵掌声,一声关心,一份宽容,都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所以,善良有礼也是一种态度。就像洁净的空气,摸不着看不见,却让人如沐春风,神清气爽。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人生不一定人人都很成功,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英雄,但一定要善良有礼。善良是和谐、美好之道,心中充满慈悲、善良,才能感动、温暖人间。雨果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生活中有了善良,就像生命中溢满了阳光,定会百花争艳,绿树成荫,蝶飞花舞,芳香四溢。种善因,得善果,种下善良,收获感动,种下美好,收获幸福。善良的心可以把岁月装点成诗,将生命装点成画。
同学们,善的源泉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涌出。让我们成长为善良有礼的青年,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文明、和谐;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幸福、安祥;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15联院会计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