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名师工作室(会计优秀教学团队)

发布时间:2015-04-30 查看数0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全国及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我校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为目标,以教师队伍机制创新为途径,以职业教育会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载体,立足我校实际,遵循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培养规律,把建设一支数量匹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作为“双十提优工程”重要内容,为加速鼓楼区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技能性人才的可获得性、易获得性做出新贡献。

二、建设目标

会计教学团队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平台,承担教学资源整合与配置、专业设置或调整、专业建设与发展、课程开发与实施、教书育人、教学研究与改革、社会培训服务等职能。

建设期间,努力推进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进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资源开发,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总体提升学校职业教育水平和服务鼓楼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

三、成立专项工作组

团长:汤向阳

质量保障组:丁卫刚

专业建设组:李耘

课程资源开发组:鲍亚伟

网络资源开发组:肖凯

理实教学评课组:翁涛

课题研究组:许丽娟

论文鉴定组:麦磊

技能大赛组:冷静宜

教学竞赛组:荣静

考证统考组:徐培

学生评教组:唐钟

社会服务组:徐丹

经费管理员:郭娟

联络员:朱澍宁

四、基本要求

对照《南京市职业教育 “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标准》,按各级指标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团队带头人

1. 专业水平标准

师德高尚、事业心强、理念先进、治学严谨、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南京市专业学科带头人”或“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专业水平高,专业拓展和研发能力强,在全市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市级教研活动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担任企业技术顾问或具有3年以上企业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经历。

要求:团长汤向阳有计划完成担任企业技术顾问或具有3年以上企业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经历要求。

2. 教科研水平标准

教学能力强、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学生欢迎,同行认可;近3年开设市级及以上公开课或讲座,担任省/市专业教研中心组成员;近3年承担市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或教改项目(课题),有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近3年公开发表或获奖的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论文不少于3篇。

要求:团长汤向阳有计划完成立项课题结题工作、完成一项以上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计划公开发表或获奖的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论文5篇。

3. 管理能力标准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团队及成员规划科学合理;团队建设运行机制良好,凝聚力、创造力强。

要求:团长汤向阳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二)团队建设

1. 规划目标标准

团队建设中长期规划能适应和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团队建设年度计划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可操作性强。

要求:由团长汤向阳负责完成。

2. 教师发展标准

教师发展目标明确,学有所长,业有所攻,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激励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措施合理,成效显著;建立教师引进和进修培养制度,每位教师每两年至少有两个月企业实践经历。

要求:15位团队成员每人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团长汤向阳建立教师引进和进修培养制度;15位团队成员完成每两年至少有两个月企业实践任务。

3. 专业建设标准

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校企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设计;所在专业建设成为省级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调整和设置专业专门化方向,工学结合,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要求:由专业建设组李耘负责牵头落实。

4. 资源建设标准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课程体系科学合理,教学内容丰富匹配;自编或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优质教材,有1本及以上专业教材列入省级及以上规划教材;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建立专业主干课程资源,专业课程改革特色显著;开设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培养关键职业能力。

要求:第一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课程体系科学合理,教学内容丰富匹配由专业建设组李耘负责牵头落实;第二条自编或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优质教材,有1本及以上专业教材列入省级及以上规划教材,由课程资源开发组鲍亚伟负责牵头落实;第三条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建立专业主干课程资源,专业课程改革特色显著,由网络资源开发组李小俊负责牵头落实;第四条开设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培养关键职业能力由专业建设组李耘负责牵头落实。

5. 教学改革标准

建立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好;课堂教学市级检查听课均达B课以上,其中1/3课达A课(青年教师A课率不少于1/3);近3年,除带头人以外,团队其他成员主持或参与1项市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或改革项目(课题);团队分工协作,建成有省级以上实训基地,开展内容先进的实训项目训练,实践教学过程完整,训练科学充分,实践教学特色明显。

要求:第一条建立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好;第二条课堂教学市级检查听课均达B课以上,其中1/3课达A课(青年教师A课率不少于1/3);由理实教学评课组董理负责牵头落实;第三条近3年,除带头人以外,团队其他成员主持或参与1项市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或改革项目(课题),由课题研究组许丽娟负责牵头落实;第四条团队分工协作,建成有省级以上实训基地,开展内容先进的实训项目训练,实践教学过程完整,训练科学充分,实践教学特色明显,由专业建设组李耘负责牵头落实。

6. 教学成果标准

近3年,团队成员公开发表或获奖的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论文人均不少于2篇(青年教师每人不少于1篇);近3年,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并亲自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分别获得学生、教师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各1名以上;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参加省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项1次以上;近3年,团队成员参加市级及以上信息化大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1次以上,或参加省市“两课”评比获得示范课1次以上,或参加市专业教师教学基本功综合比赛获得一等奖1次以上。

要求:第一条近3年,团队成员公开发表或获奖的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论文人均不少于2篇(青年教师每人不少于1篇),由论文鉴定组麦磊负责牵头落实;第二条近3年,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并亲自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分别获得学生、教师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各1名以上;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参加省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项1次以上,由技能大赛组朱丽、陈娟两位成员负责牵头落实;第三条近3年,团队成员参加市级及以上信息化大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1次以上,或参加省市“两课”评比获得示范课1次以上,或参加市专业教师教学基本功综合比赛获得一等奖1次以上,由教学竞赛组徐丹负责牵头落实。

7. 质量评价标准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居领先水平,学生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双证率达100%,参加市课程统考和技能年段标高统测超过市均分;团队成员学生评教总体满意度在85%以上;校企共育技能型人才,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要求:第一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居领先水平,学生就业质量高,由质量保障组丁卫刚负责牵头落实;第二条毕业生双证率达100%,参加市课程统考和技能年段标高统测超过市均分,由考证统考组徐佩玉负责牵头落实;第三条团队成员学生评教总体满意度在85%以上,由学生评教组唐钟负责牵头落实;第四条校企共育技能型人才,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由质量保障组丁卫刚负责牵头落实。

8. 社会服务标准

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专业改革,产学研紧密结合, 积极向教学转化,生产与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显著。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社会声誉良好,专业培训每年达400人次以上。

要求:第一条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专业改革,产学研紧密结合, 积极向教学转化,生产与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显著由团长汤向阳负责牵头落实;第二条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社会声誉良好,专业培训每年达400人次以上,由社会服务组徐丹负责牵头落实。

五、保障机制

1.制度保障

严格执行团队建设规划方案和年度计划,以建设目标为宗旨,以建设成果为考量。建立定期建设研讨会议制度、专项工作组成效汇报制度、经费申请制度、奖惩制度等。

2.评价体系

(1)定期检查成员教学成果,建立成员业务档案,及时跟踪管理。完成并经过专家鉴定的教学成果给予奖励。

(2)评价成员网络资料的资和量。首先在量方面考量,2013年每位成员需发布100条信息资料;2014年每位成员需发布150条信息资料;其次在质方面考量,聘请专家对成员发布的信息资料从学术性、专业性、多样性、创新性等层面进行评分,排出名次,给予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