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呼唤早日出台国家标准
查看数0据报道,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和企业一起探索新的职业人才培养之路——“现代学徒制”。这里的学生都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按照惯例,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完成半年的顶岗实习,但在现实操作中,有的管理学专业学生被安排在超市、连锁店,从最基础的仓储货运做起,被误认为是“被学校卖给企业”充当廉价劳动力。关于职业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学生工”还是“真实习”的争论一直没有停下来。如何通过现代学徒制让学生所学专业与实习岗位更加匹配,使学生更有职业归属感,是实现产教融合的一个现实问题。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很大不同,普通教育主要在学校完成,但职业教育却要有企业和学校两个学习场所,一些发达国家主要是在企业完成的。现代学徒制是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基本制度形式,也是全球较为通用的职教模式。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这种做法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现在国家要推行现代学徒制,让学生大量时间在企业学徒,首先碰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就应该在学校学习,到企业工作就不是学习;二是一些学校未能很好地安排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计划,学习岗位和学习内容都缺乏标准,出现了“放羊式管理”。
对于家长的顾虑,需要用“两分法”分析。家长一般不是教育专家,不了解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学校应通过招生简章和学徒协议,给家长吃一颗“定心丸”,让家长明白学校是真心为了学生成才,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同时,一些学校和企业也确实存在着“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将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就此教育部曾几次发出通报,媒体也多次进行报道。最容易出现“擦边球”的领域有两个:一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二是各职业院校的服务类专业。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服务类专业学生,如果管理制度不能到位,可能会在企业干比农民工更累的工作,交比本科生还高的学费。
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制定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使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走上法制化的道路。从当前的试点经验来看,亟待建立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项:
一是现代学徒制企业标准。即便是在德国这样的职业教育强国,也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实施现代学徒制。一个接受学徒的企业,必须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让学习者接受未来工作所采用的先进技术。我国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腾笼换鸟”之际,率先完成的企业可以收徒,落后企业参与职教就误人子弟了。
二是现代学徒制师傅标准。现代学徒制的一个重要教学主体是师傅,学徒制企业没有合格师傅,就如同学校没有合格教师一样。一名合格师傅,不仅要掌握现代生产技术,还要具备必需的职业技术教育知识。这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是一个巨大挑战,目前企业不仅缺乏足够的现代师傅,而且国家也没有相应的职业标准和培养师傅的专门学院。国家应该像重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一样,高度重视企业师傅队伍建设。
三是现代学徒制课程标准。学徒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与普通员工有着根本不同。学徒在企业的工作应该是学习性工作,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结果。现代学徒制课程标准应该规定学徒在企业工作的目标、任务、流程、时间和具体成果,并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机制,从制度上防止学徒变为“廉价劳动力”。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招生电话: 025-86655216 025-83328633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清凉门大街嫩江路36号
版权所有@南京商业学校
苏ICP备15003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