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3 南京商业学校师德师风垂范
查看数0能行天下 南京商业学校
南
京 商 业 学 校
NANJING COMMERCIAL COLLEGE
师德师风垂范
.在鼓楼职教天地间展翅飞翔——记南京商业学
校2014年度榜样教师汤向阳
校2014年度榜样群体省技能大赛团队
宣讲文字
材料
在鼓楼职教天地间展翅飞翔
——记南京商业学校2014年度榜样教师汤向阳
【开场白】
我是一只受伤地小鸟,无奈地飞到异井他乡;
我是一只幸运地小鸟,命运让我落在职教讲堂;
我是一只饥饿地小鸟,拼命啄食散落一地地金黄。
总是低着头,没有想过要展翅飞翔。
直到有一天,我试着伸直双臂,扇动翅膀。
天哪!我竟然也能自由飞翔。
湛蓝的天空,编织着我的梦想。
忧伤、自卑、痛苦那已经是我蜕变前的旧衣裳。
我要展翅飞翔,越飞越高,飞到离太阳更近的远方。
但温暖的巢穴,才是我魂牵梦绕地地方。
巢穴虽然破旧,但它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要衔着树枝去装饰美丽地新房。
嗷嗷待脯地小鸟其实很受伤,甚至折断过翅膀。
我要每天飞回巢,去抚慰它们自卑地心房,去教会它们和我一样。
孩子们,别怕,我和你们一起展翅飞翔。
一、营业员与教师
1988年2月职高二年级的我从外地转到南京二十三中学就读供销社会计专业,一年后分配到大行宫某食品商场实习,干起了营业员工作,每天早早上班,为顾客称花生、卖瓜子、山楂糕一类食品,由于我比较勤快,师傅们都很喜欢我,希望我留下来工作,我说:“好呀!”,没有觉得当营业员低人一等。快毕业了,突然有一天班主任通知我可以参加对口单招,考常州技术师范学院会计专业,师范、免费。只是南京录取指标只有2人,我继父认为我年纪小,读读书没有什么坏处,鼓励我试试,没有想到,一试竟然考上了。我从营业员变成了师范生。
大学专科毕业后,组织部将我分配到南京市鼓楼职业学校任教,当时学校没有会计专业,只有营业员专业,所以我教的第一门专业课是《营业员技能》(简称“营技”),教学生如何扎酒瓶、如何扎痰盂、如何叠床单、如何包装商品、如何陈列商品等等技术。我对领导说:“这些技术我没有学过。”领导说:“那好吧,就上午到湖南路商场站柜台,下午到学校教书,边学边教。”真是好主意!我从教师变成了营业员专业教师。
二、把“小事”做到极致
很多人认为扎酒瓶、扎痰盂、叠床单这叫什么技术?毫无技术含量,这类“小事”不值一提。难道是真的吗?错!大错!就拿扎酒瓶来说,美观有要求、速度有要求、拎攀有要求、底绳有要求、手法有要求……。教书之余,没事我就在琢磨这些“小事”。
学校让我负责指导实习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和商贸专业技能竞赛。大家都知道,营业员工作分上下午两班,所以上上午班的实习生下午到学校训练,一直训练到晚上;上下午班的实习生上午到学校训练,一直训练到中午。照此推算,作为指导教师的我是没有休息天的,而且下午训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要辅导他们到晚上十一点,才让他们回家,我呢,就睡在操作室操作台上,反正明天还要来,省得来回跑了。就这样“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抛弃每一位学生”的信念,我校商贸专业技能考核、技能竞赛连续七年南京市第一名。
还记得二十年前的一件事,至今感动着我,教育着我。有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女生,代表学校参加南京市技能竞赛,作为指导教师的我对她提出了非常苛刻地训练要求,即上午扎酒瓶100次、下午扎酒瓶100次、晚上扎酒瓶100次。这位女生很听话,扎好了就剪断,再扎,再剪,每天按时完成任务。集训二个月后,临近比赛前,我突然发现她练习的操作台面已经被磨平了,玻璃酒瓶底部2公分处已经被绳子扎变形了,很明显地凹进去,记得当时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是自责我的苛刻?是对学生的心疼?还是刻苦拼搏地精神感染?多好的孩子呀!是她教育我做任何一件“小事”,只要用心去做,做到极致,一定会成功的,比赛毫无悬念,她得了冠军。
三、为学校荣誉去拼搏
我有珠算特长,曾经疯狂地练习,不经意间练成了一流高手,我心中怀揣着一个梦想:“在江苏省珠算技能大赛中获金奖”,为了这个梦想我等了近二十年,2009年,当我得知代表南京市参加江苏省职业教育财会专业技能大赛暨江苏省第二十九届珠算技术比赛时,我异常兴奋,拿起尘封已久的算盘苦练了一个月,满怀信心地步入赛场,却临场发挥失常,梦想破灭,只获得二等奖。从那一刻起,我暗下决心,振作精神,刻苦训练、苦练技能,我要让梦想重新起航,2010年将重头再来。直到现在,艰辛的训练过程依稀在我眼前浮现,记不清练了多少张珠算试卷、多少张凭证、多少笔分录,但创一流地技能水平,为学校荣誉去拼,为南京职教地位去搏的信念,激发了我的潜能,考验了我的意志。在市领导的关怀下,带着校长的嘱托,带着全体老师的期盼,2010年、2011年、2014年我如愿以偿地三次获得江苏省职业教育财会专业技能大赛金牌,实现了学校零的突破。
按文件规定,当年获一等奖的教师,后两年不允许参加同一项目的比赛。一般而言,已经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再次参赛的很少,因为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获得一个一等奖就够了。但是我并不这么想,学校的声誉、南京市职教的荣誉高于一切,我不但年年参赛,而且每年都换参赛项目,这就要求我不但要掌握许多不同的技能,并且各项技能都要非常精湛,才有再次获得一等奖的可能。2014年3月我第六次走进省技能大赛的现场,这在江苏省职教系统中恐怕不多见。每年2月—3月从早到晚和学生一起进行高强度的集训,对年逾四十的我而言,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是一个挑战,但集训期间我没有缺席一次,没有回过一次家,为了练习点钞技能,练到两只手肿了、起血泡;为了练习珠算技能,练到颈椎不能动、手起老茧;为了练习会计实务,练到做梦满脑子都是借贷分录。2012年作为参赛教师代表,在市级技能大赛开幕式上的发言得到一片掌声。
四、不同的舞台,不一样的精彩
1.专业知识舞台。为了教会学生“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这就要求我不断学习、不断深造。工作之余,不管有多累,我从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每年暑期都外出学习或下企业实践。1999年取得本科学历,2006年取得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同时还取得推销师、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
2.课堂教学舞台。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去诠释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真谛,很快使学生们对专业技能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也明显加快,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在国家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骨干教师授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在南京市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在第六届江苏职业教育创意论坛中,荣获一等奖;2011年在江苏省职业学校首届“五课”教研“两课”评选中,荣获示范课。
3.课程改革舞台。2007年在南京市率先开展商贸专业课程改革,在全市带头开展商贸专业课程改革实践工作,已经取得成效,成果获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近年来在全市带头开示范课研究课,引领职教专业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探索。在全市职教系统开讲座、为中央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民生银行等企业中层、员工开讲座,均得到高度评价。
4.教学科研舞台。通过反思、总结、整理、归纳教学训练实践中出现的新老问题和各种素材,并探索解决它们的办法。在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方面有深入挖掘、提升,已正式出版过学科专著九部,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立项课题多项,并取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
我深知,在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
现在,每晚10点把训练的学生安全送回宿舍,骑上电瓶车回家,每次路过定淮门大桥,总是不自觉地向右抬头望月,希望皎洁的月光能浸染我的灵魂。快到家的大马路上总能看到一对中年夫妻在路边洗车,我在想:也许他们的孩子正坐在我的课堂……。
我愿是一只富有爱心的商校守巢鸟。
南京商业学校
2014年10月28日
榜样示范正能量 师德弘扬职教情
-----记学校2014年度榜样群体省技能大赛团队
什么是榜样?榜样是灯塔,照亮人生的道路;榜样是旗帜,指引未来的方向;榜样是资源,汇聚着滚滚财富;榜样是力量,彰显着不断进步。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榜样群体----校2014年技能大赛团队。
在2014年江苏省技能大赛中,学校8位教师、18位学生代表学校,取得了6金5银4铜、共63分的优异成绩,在全市20余所中等职业学校中,金牌总数位列第六,总分位列第五,还获得了南京市教育局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说起职业学校的技能大赛,普通中学的老师可能还比较陌生。在职业学校,有人人耳熟能详的两句话:“普通高中看高考,职业高中看大赛”,“技能大赛引领职业学校发展”,由此可见技能大赛在职业学校的价值和地位。多少曾在中考中失利的学生通过技能比赛重新找到自信;多少获得省赛金牌的学生直接保送升入本科院校,圆了大学梦。而这背后,都离不开职校教师的努力。教师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无私奉献,付出了无数的艰辛汗水。
风雨同舟夺金牌
李云松和张蔚雯是该校的一对夫妻教师,同在物流教研组。近年来他们参加比赛和指导学生,共为学校夺取了4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这每一块沉甸甸的奖牌背后都是汗水和智慧的洒播。作为全省领军人才、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省大赛教练组组长,李老师肩负着比别的参赛选手更多的责任和重担。今年大赛前夕,他们的孩子正面临中考。可他们为了学校、为了辅导参赛的学生,仍然全身心扑在大赛的准备工作中。就在紧张准备比赛的时候,李云松老师的父母在浦口出了车祸,但直到大赛落幕,他火急火燎从南通赶回南京,学校才知道。
大赛背后,这对名副其实的金牌夫妻承受了多少家事之苦,承担了多少赛事压力,最后他们收获的是硕果满枝的喜悦和风雨同舟的幸福。
(二)巾帼不让须眉
“恰逢庭中萱花盛开,因此赐名‘萱瑞堂’……”一个年仅五岁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一边玩着玩具,一边念念有词。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是陈茜老师的女儿,她不是在背儿歌,而是耳濡目染,已经会背妈妈的导游词了。陈茜老师这次参加了江苏省导游讲解比赛,导游比赛即兴讲解的内容是全国任一景点,选手们统一抽签,进行3分钟的介绍。内容涉及旅游目的地的民俗、风情、文化、景点、旅游常识等,难度很大。陈茜老师将全国所有景点按主题收集、分类,整理成册,把每个景点都熟记于心。在奔赴赛场的途中,还在向同事请教自己薄弱的线路。正是因为这样的充分准备,她才能在强手如林的26位全省选手中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这位外表娇弱的女子身上蕴含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儿,让不少男教师都自愧不如。
(三)团队协作显身手
2014年的技能大赛除了教师个人参赛外,还有教师的团队比赛,这考核的是团队的整体技能水平和合作能力。物流仓储中心作业项目教师组就是一个团体项目,竞争相当残酷。这个项目是当时所有参赛项目中确定人选最迟的项目,主要原因就是很难组成一支适当的队伍。学校最后确定了体育教师沈闽敏老师、计算机教师张大华老师、体育教师出身的年轻副校长王健。三人虽然都不是物流专业教师,但他们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良好的身体素质,出色的协调配合能力,这些都是参加这个项目必不可少的条件。组队后的准备时间已经很紧了,他们面临的困难包括:了解专业背景、熟悉大赛流程、提高比赛成绩、准备理论考试等等,所有这些困难都摆在三个物流门外汉的面前。在学校专业教师的帮助下,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制定训练方案,时间精确到每天每小时每分钟,还要除去上课、行政工作等必须的时间。就这样,三位教师开始了挥汗如雨的疯狂训练,最终捧回了一块沉甸甸的团体银牌。虽只是一块银牌,却刷新了我校在这个项目上的最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四)好花须有绿叶扶
一滴水只有放进江海才不会干枯,好花须有绿叶陪衬才更为娇艳。在这些夺取金牌的老师们的背后,更多的是许多人的默默付出。
2014年省技能大赛,学校领导营造氛围、搭建平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服务师生,还亲自手把手指导参赛师生,甘做幕后英雄。
我校的物流团队是南京市首批优秀教学团队,每年这个团队都有教师参赛。而未参赛的教师能自觉分担参赛教师的课务和班级管理,减轻参赛教师的工作。参赛学生的班主任协助教练员管理队员,因为他更了解队员的具体情况。还有的老师帮助参赛教师接送年幼的孩子。团队成员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谱写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友爱互助之歌。正如团队领头人、物流专业部部长陆超老师说:是技能大赛让我们的团队更加亲密,更加凝聚。
(五)师恩难忘片片情
在参赛的队伍中,除了参赛的老师,还活跃着几位学生选手。不要看他们年龄小,他们中有的已是久经沙场的老队员了。教练老师和选手同学们一块训练、一块吃饭,训练中汗水流在一起,闲暇时笑声融在一处。几个月的训练,老师和同学们待在一起的时间远远比和自己的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多。对同学们的冷了饿了的嘘寒问暖、思想波动时的细语安慰、训练中愣神出错的严厉要求、点滴进步时的真心祝贺,远远超过了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算下来,学生单证选手训练中做了上千张试卷,可每一张试卷的背后都有老师的一字一句的心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错误。叉车选手训练中做了几千次动作,哪知身后老师的眼睛如钉子般紧随不放,生怕错过了学生的任何一个疏忽环节。餐饮摆台的学生呈现出精雕细琢的作品,可知之前老师们挖空心思、想破了脑袋的找创意找灵感……。未来等着他们的将是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他们可以凭借参赛平台走进大学校门,可以走上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手捧奖牌,学生们饱含深情地说:老师,谢谢您,这块奖牌有一半是您的!
近年来,学校秉承“标准化引领、品牌化建设、特色化发展”教育理念,积极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如果说,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改革洪流,那么职业学校的这些教师则是那洪流中顺流而行的水滴。他们为了学校的发展,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充分展示了教师良好的师德风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正是榜样的力量,如春潮浩瀚,滋润万物,温暖你我!
校址:江苏省南京市清凉门大街嫩江路36号 网址 :www.njsyxy.com 电话:025-86655216
招生电话: 025-86655216 025-83328633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清凉门大街嫩江路36号
版权所有@南京商业学校
苏ICP备15003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