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印象派精神与春日美育"——王一羽老师读书分享会暨数字艺术实践成果展

来源:编辑:2025-04-10



202549日下午,南京商业学校信息工程系在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追光者:印象派精神与春日美育"主题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由王一羽老师主讲,全面展示了数字媒体专业师生将印象派艺术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创新实践成果,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艺术与科技交融的视听盛宴。

第一篇章:向光而生的教育启示
王一羽老师以《现代艺术150年》为引,生动解读了印象派"走出画室、捕捉瞬间"的革命精神。她特别指出:"莫奈笔下的干草堆与我们的校园春色同样值得被凝视",并分享了"真实温度、创新勇气、瞬间永恒"三大教育密码。通过展示学生记录的课堂专注瞬间和创意作品,王老师诠释了如何将印象派对光影的追求转化为教育中对每个"此刻"的珍视。

第二篇章:数字绘春的实践三部曲
活动重点呈现了三月开展的"印象派式"教学实验成果:


  1. 湖畔寻美:326日莫愁湖公园写生中,学生用数位板捕捉"烟雨江南"的光影层次;

  2. 古寺问道:41日上午清凉山公园实践,通过3D建模技术活化古建筑的历史肌理;

  3. 校园抒怀:同日下午北校区写生,创作出融合点彩技法与AR技术的《青春印记》系列作品。

王老师强调:"这些实践印证了印象派不仅是艺术流派,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现场展出的《数字睡莲》互动装置,更以动态投影重现莫奈笔触,引来师生驻足体验。


第三篇章:美育浸润的棱镜效应
分享会揭示了艺术教育的深层价值:


  • 教师团队通过"走廊画展"打造校园艺术棱镜,本学年已展出300余件师生作品;

  • 23级学生自发创作的《睡莲》数字画框项目,荣获市级创新大赛提名;

  • 引用雷诺阿"美会留下"的名言,王老师分享了如何将学生青春困惑转化为创作能量的教育案例。

展望未来
活动尾声,王一羽老师宣布将成立"数字印象"学生工作室,持续探索"科技+艺术"的美育模式。信息工程系主任在总结中高度评价:"这场分享会既是读书心得的交流,更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生动汇报。"

结语:

本次分享会通过理论解读、实践展示、作品互动三维呈现,完美诠释了"从追光到发光"的主题。南京商业学校将继续以创新思维推动美育工作,让印象派的精神之光持续照亮教育实践。


撰稿人:彭昊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清凉门大街嫩江路36号 | TEL:025-86655216/025-83328633 | ICP备案:苏ICP备15003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