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南京商业学校信息工程系23级、24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班的同学们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南京历史文化名山——清凉山公园开展“古寺绘春·数字传韵”户外写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将艺术课堂融入自然与人文景观,让学生在千年禅意与盎然春色中激发创作灵感,用数字艺术的视角记录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美学意境
古寺为幕,勾勒禅意春色
四月的清凉山绿荫如盖,古木参天,崇正书院飞檐掩映在葱茏山色中。同学们分散在扫叶楼、翠薇亭等景点,以山寺建筑为框架,以满山春色为素材,展开多元创作。23级学生侧重用速写表现古建筑的斗拱雕花,24级新生则尝试用iPad进行数字色彩构成练习,将银杏新叶的嫩绿与寺庙朱墙的赭红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带队教师李老师强调:“清凉山的文化肌理能为数字媒体创作提供独特叙事视角,这种跨时空的审美对话正是艺术设计的核心。”
正午的阳光透过古银杏枝叶洒在画板上,同学们专注创作的身影与斑驳的光影构成动人画面。活动中特别设置了“一分钟春光速写”挑战,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捕捉山间瞬息万变的光影效果。“寺庙飞檐下的光柱、石阶上跳动的树影,这些动态美学是数字动画创作的珍贵素材。”24级王同学在分享会上展示了自己的动态素描稿。班级还以“古韵新声”为主题,将写生作品与AR技术结合,让扫描后的画作在手机端“复活”成春日山寺微动画。
文化为桥,贯通技艺与哲思
写生间隙,师生共同参观了龚贤故居、驻马坡等文化遗址。在专业教师讲解下,学生们了解到清凉山“六朝文化基因库”的深厚底蕴。23级张同学感慨:“以前用软件设计传统纹样总觉得隔了一层,今天触摸着明代砖雕再创作,终于理解‘师古而不泥古’的含义。”返程前,同学们将写生废稿折成纸船放入“还阳井”,以环保方式践行艺术生的生态责任。
据悉,此次双年级联合写生是信息系“数字赋能传统文化”项目的实践环节,优秀作品将用于开发“跟着名画游南京”系列数字文创。系部主任表示:“当00后用数位笔描绘千年古刹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文化自信的青春表达。”
南京商业学校信息工程系
2025年4月1日
版权所有 © 南京商业学校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清凉门大街嫩江路36号 | TEL:025-86655216/025-83328633 | ICP备案:苏ICP备15003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