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16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的通知

来源:编辑:2016-04-19

关于举办2016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6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大赛的通知》(苏教职﹝20168号)精神,经研究,决定举办2016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项目与方式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1)

序号

组别名称

科目或专业类别

比赛方式

1

公共基础课程一组

英语

采取选手现场说课和答辩的方式,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

2

公共基础课程二组

计算机应用基础

3

专业课程一组

土木水利类

4

专业课程二组

加工制造类

5

专业课程三组

交通运输类

6

专业课程四组

财经商贸类

7

专业课程五组

旅游服务类

1.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不得兼报;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学校的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且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每校每组别报名不超过2件作品。

2.需提交的材料:(1)6月3日前交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报名汇总表(附件2),同时发送至指定邮箱;(2)其他材料由选手比赛当日直接带至现场,每位选手单独一个材料袋封装,材料袋封面贴单项报名表(附件3),内置纸质教案和说课稿一式五份、贴标签署明姓名的现场讲解演示光盘1张(单项报名表、教案、说课稿一并复制到光盘中)。

(二)课堂教学大赛(项目2)

序号

组别名称

科目或专业类别

比赛方式

1

公共基础课程

德育

采取教学录像评比方式,录像时长45分钟以内。

2

语文

3

数学

4

英语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6

专业技能课程

农林牧渔类

7

土木水利类

8

加工制造类(机电专业)

9

加工制造类(电子专业)

10

交通运输类

11

信息技术类

12

医药卫生类

13

财经商贸类

14

文化艺术类

15

旅游服务类

1.以个人名义报名,不得兼报;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类、医药卫生类每校每专业类别报名不超过2人,其他科目或专业类别每校限报1人。

2.需提交的材料:(1)5月12日前交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报名汇总表(附件2)和选手材料,同时将报名汇总表发送至指定邮箱;(2)每位选手单独一个材料袋封装,材料袋封面贴课堂教学大赛报名表(附件3),内置报名表一式5份、参评光盘(贴标签署明姓名)一式5张(含教学录像、教案及相关教材PDF)。

(三)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项目3)

1.设置2个专业指定实训教学项目内容组别,具体内容另行通知。

2.采取选手现场说课和答辩方式,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另行通知是否进行实训操作演示。

3.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不得兼报;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学校的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且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每校每专业报名不超过2件作品。

4.需提交的材料:(1)6月3日前交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报名汇总表(附件2),同时发送至指定邮箱;(2)其他材料由选手比赛当日直接带至现场,每位选手单独一个材料袋封装,材料袋封面贴单项报名表(附件3),内置纸质教案和说课稿一式五份、贴标签署明姓名的现场讲解演示光盘1张(单项报名表、教案、说课稿一并复制到U盘中)。

(四)微课设计与应用比赛(项目4)

1.不限定专业和科目,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和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为分组主要参考依据。

2.以个人名义报名,不得兼报;每校报名不超过4件,且同学科或大类专业不超过2件。微视频时长为5-15分钟。

3.需提交的材料:(1)6月3日前交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报名汇总表(附件2)和选手材料,同时将报名汇总表发送至指定邮箱;(2)每校所有选手材料共用一个材料袋封装,材料袋封面贴报名汇总表,内置选手参评光盘(每位选手独立1张光盘,贴标签署明姓名)一式5张(含微课视频、设计方案、应用报告等)。

二、比赛时间

2016年5月中旬举行项目2(课堂教学)的视频评审,6月中旬举行项目1(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3(信息化实训教学)的现场评比和项目4(微课设计与应用)的视频评审。各项目具体比赛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三、比赛要求

1.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和教学团队参赛,参赛选手必须为中等职业学校或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所有赛项及组别,选手不能兼报。

2.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在视频资料、说课PPT中(除报名表)或现场透漏个人或学校的相关信息。

3.参赛内容应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和省教育厅颁布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最新版)进行选择,参照国家规划新教材或省最新颁布推荐教材目录中的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已获得过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江苏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微课比赛一等奖的作品原则上不推荐参加2016年省赛(2015年综合组作品除外)。

5.各赛项技术指标及材料要求参见省赛要求。

四、奖项设置

1.比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总数的20%、三等奖占总数的30%。团体奖设学校优秀组织奖若干。

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南京职教信息网上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结果无异议后,公布市赛获奖名单。

3.项目1、项目2、项目3根据本次市级比赛结果,项目4根据本次微课和2015年市级微课比赛结果,将选拔部分优秀选手代表我市参加2016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大赛。

五、组织工作

1.本次大赛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成立大赛组织机构(附件1),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上述材料按规定时间和要求交送至市职教(成人)教研室603室马永飞老师处,逾期不收;同时将报名汇总表电子稿发送至邮箱2536141510@qq.com,具体要求如下:

(1)课堂教学大赛(项目2)报名汇总表,电子文档命名为“XX学校课堂教学大赛报名汇总表”。

(2)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1)、信息化实训教学(项目3)和微课设计与应用(项目4)的报名汇总表,电子文档命名为“XX学校项目1、3、4报名汇总表”。

3.请各区教育局、职业学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广泛动员,把教学大赛纳入职业教育信息化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作为推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4.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联系人和电话:马老师84509714、徐老师84456486。

 

附件:1.2016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报名汇总表

2.2016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单项报名表(项目1—4)

 

 

                                                南京市教育局

                                              2016年4月18日

 

附件1                          2016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报名汇总表

         学校(加盖公章)  联系人               电话:                  电子信箱:                          

编号

参赛项目

姓名(1-3人)

单位名称

公共课程或专业类名称

课程名称

参赛内容

手机

1

 

 

 

 

 

 

 

2

 

 

 

 

 

 

 

3

 

 

 

 

 

 

 

4

 

 

 

 

 

 

 

5

 

 

 

 

 

 

 

6

 

 

 

 

 

 

 

7

 

 

 

 

 

 

 

8

 

 

 

 

 

 

 

9

 

 

 

 

 

 

 

10

 

 

 

 

 

 

 

 


附件2         2016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单项报名表

1.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1)报名表

           学校     联系人             电话: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单位

 

电子邮箱

 

办公电话

 

手机号码

 

专业(科目)名称

 

课程名称

 

参赛内容

 

教材版本

 

作者排序

(个人或团体报名方式填写)

作者姓名

单位名称

任教课程或工作内容

 

 

 

 

 

 

 

 

 

创作说明

(包括创作思路与作品特色等,篇幅不够可以另附页)

 

是否保证您所报送的作品无任何版权异议或纠纷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或出版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学校

推荐意见

                                   

年   月  日

( 加盖公章 )















2.课堂教学(项目2)报名表

           学校     联系人             电话: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单位

 

电子邮箱

 

办公电话

 

手机号码

 

专业(科目)名称

 

课程名称

 

参赛内容

 

教材版本

 

作者

(限个人报名方式填写)

作者姓名

单位名称

任教课程或工作内容

 

 

 

教学设计

说明

(包括设计思路与特色等,篇幅不够可以另附页)

 

是否保证您所报送的作品无任何版权异议或纠纷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或出版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学校

推荐意见

                                  

年   月  日

( 加盖公章 )














 

3.信息化实训教学(项目3)报名表

           学校     联系人             电话: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单位

 

电子邮箱

 

办公电话

 

手机号码

 

专业(科目)名称

 

课程名称

 

参赛内容

 

教材版本

 

作者排序

(个人或团体报名方式填写)

作者姓名

单位名称

任教课程或工作内容

 

 

 

 

 

 

 

 

 

创作说明

(包括创作思路与作品特色等,篇幅不够可以另附页)

 

是否保证您所报送的作品无任何版权异议或纠纷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或出版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学校

推荐意见

                                  

年   月  日

( 加盖公章 )















4.微课设计与应用(项目4)报名表

作者

基本

信息(限个人报名方式填写)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联系

电话

课题名称

课程(教材)名称

课程类型

所属专业

播放

时长

1

 

 

 

 

 

 

 

 

 

2

 

 

 

 

 

 

 

 

 

3

 

 

 

 

 

 

 

 

 

4

 

 

 

 

 

 

 

 

 

创作

说明(资源简介)

(创作思路与作品特色等,500字以内)

说明

是否保证您所报送的作品无任何版权异议或纠纷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或出版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学校

推荐

意见

                                

年   月  日

                                       ( 加盖公章 )

说明:1.课程类型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

       2.“所属专业”请按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规范名称填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清凉门大街嫩江路36号 | TEL:025-86655216/025-83328633 | ICP备案:苏ICP备15003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