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简 报 第 1 期 楼 鼓楼区教育局 中共鼓楼区委教育工委 2014年10月16日 |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干部掌握着方方面面的权力,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如果干部队伍素质不高、作风不正,那党的建设是不可能搞好的。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庞大,管理起来难度很大,但又必须管好,管不好就会出乱子。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党培养一个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是很不容易的。这些年,一些干部包括一些相当高层次的领导干部因违犯党纪国法落马,我们很痛心。我们中央的同志说起这些事都很痛心,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从严管理干部,总的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养成,规范权力行使,培育优良作风,使各级干部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矩办事。要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一方面,要根据形势变化,完善干部管理规定,既重激励又重约束,把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真正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干部管理各项规定,讲原则不讲关系,发现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理的处理,让干部感到身边有一把戒尺,随时受到监督。特别是要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对干部选拔任用要严格把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有的干部身上有那么多毛病,而且早就有群众不断反映,但那里的党委和组织部门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没当回事,让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被提拔起来,岂非咄咄怪事!这里面的深刻教训,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举一反三、深刻总结。
当前,所谓“为官不易”、“为官不为”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要深入分析,搞好正面引导,加强责任追究。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如果组织上管得严一点、群众监督多一点就感到受不了,就要“为官不易”,那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一点,要向广大干部讲清楚。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我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我们现在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是不是过严了?答案是否定的。很多要求早就有了,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的主要倾向不是严了,而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存在严过头的问题。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肯定表彰锐意进取的干部,教育帮助“为官不为”的干部,支持和鼓励干部一心为公、兢兢业业、敢于担当。如果失职渎职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的,必须严肃处理。
琅琊路小学“感动”常在
琅琊路小学在确立“人在中央”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强调“立德为先”,建构以“感动”为主体框架的师德建设体系,沐染师心,提升师能。
一、品牌打造,凸显“感动”。每日,在学校的行政巡视记录中设有“留住感动”栏目,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力透纸背;每周,均有一个团队以“从你的故事中读出我的感动”为中心,向全校宣讲身边人的好故事;每学期,全校进行的“感动琅小的人物(团队)”评比,更是用感动的情感点亮师者人生。就这样,我们将每天、每月、每学期的感动事例以点线面的形式予以发现、记录并讲述,铺展成纵向贯穿的常态化行轨,再与每学期一次的师德教育专场、每月一次的“教师议事园”、每周一次的“行政反馈”、每天进行的“锋·尚志愿”活动进行对接,使师德建设的内容变得宽泛、多元、立体。
二、机制推进,保障“感动”。学校早在2000年就制订了《琅琊路小学章程》、《琅小教师行为规范》、《琅琊路小学教师学生申诉制度》等一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表现评估及监督制度、师德师能的奖惩制度等,使得教师有了目标认同和行动准则。学校的网站、一线通、博客、数字平台、QQ群、教工会议等媒介,为立德于教、立德于学搭设了多样化平台。
三、榜样引领,践行“感动”。我们在全体教师中树立道德楷模,将发生在琅小园里的感动进行传扬:“传承在记忆深处——青春在此向您致敬”老教师寻访系列、“三争一创爱心传递”现场会、“有爱有知有为”师德演讲、全国道德模范徐其军老师报告会、“教育(成长)路上我遇见了你”师德主题活动……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典型的事例引领全体教师投身教育、奉献光热。
师德于心、施德于行!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成长,每个人都会给学校带来变化”,因此,我们感动常在!
坚持学习,智慧引领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石城党员中心组学习制度
为加强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智慧管理的水平,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于2011年建立了石城党员中心组学习制度。
一、确保“四定”,坚持学习
每学期,学校党委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定时、定点、定人、定主题,一月一主题地开展学习。三年来,中心组共学习并汇编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1-9)》、《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扎实推进教育改革》等系列学习资料30余册。
二、形式多样,大胆创新
石城中心组学习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读与精读相结合、个人思考与专题研讨相结合、提高认识与查摆问题相结合、文件解读与微型党课相结合等形式进行。学习内容除了重要的政治理论,还有经济、文化、教育、心理、管理等不同主题,多层面、多角度,贴近时事,贴近校情,贴近生活,贴近工作,让中心组成员坚定了信念,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能力。
三、智慧引领,卓有成效
通过学习与研讨,中心组增强了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推进了学校工作的智慧管理。学习需要坚持,坚持形成信念。石城中心组学习制度营造了班子主动学习的氛围,凝聚了班子管理的智慧,保障了学校健康的发展。
“三管齐下”,打造第十二中初级中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
中层干部队伍
学校中层干部是领导班子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决策得以推行和落实的有力保证。选好、管好、用好中层干部是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一、指路子。学校利用办公会、培训会、教代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不断强化中层干部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榜样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求老师做到,干部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到,干部要做得更好。倡导每位中层干部“多一点大局、少一点计较;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误解;多一点真诚、少一点猜忌;多一点和谐、少一点纷争;多一点爱心、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鼓励每位中层干部成为学校四大核心价值观(即“忠诚人、尊重人、诚信人、宽容人”)的积极践行者。
二、压担子。学校要求每位中层干部做到“十个”坚持:1.每周坚持至少与两位教师进行交流;2.每周坚持至少与一名学生进行一次交谈;3.每天坚持至少巡查校园两次;4.每周坚持至少发现一处存在问题;5.每周坚持至少提出一条工作建议;6.每周坚持至少检查一次捆绑学科的教研活动;7.每周坚持至少听课评课两次;8.每学期坚持至少通读一本教育教学类的书籍;9.每月坚持至少研究一篇教育教学类的案例;10.每周坚持至少发现一个教师的闪光点。以自身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实现“向我看,我的岗位是模范”的庄严承诺。
三、搭台子。学校每三年进行一次中层干部的公开竞聘上岗,每学年在教代会上对全体中层干部进行无记名测评。努力让那些教学效果好、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工作量足、群众基础好的干部和优秀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让他们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长通道,为他们搭建舞台,让他们能挥洒自己的一腔热情,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心心相印,在相互汲取中放大正能量
——南京市滨江幼儿园党员队伍建设新思路
为了保持和发展党员教师队伍的先进性,滨幼党支部从党组织内部建设入手,不定期开展“心心相印” 交心交流活动,在彼此剖析、彼此赏识、彼此提醒的过程中促进党员队伍的建设,以此带动团队和园所整体协调向上发展。
一、心心相印,共同修炼党员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
党员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自我、剖析自我,时刻提醒自我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在“心心相印” 交心交流活动中,党支部书记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除了开展真诚、善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外,更多的是“透过我的眼睛发现你的美好”,挖掘、赏识身边党员的闪光点,引导党员们在园所发展中发挥各自独特的价值。
二、心心相印,共同保持党员专业发展的引领性、先进性
党员教师专业发展中会遇到困惑和瓶颈,我们的“心心相印” 交心交流方式,有助于每位党员了解自己有别于他人的发展方向,更感受到因为党组织,永远都不是孤军奋战。以此帮助每位党员在专业上获得成就感,保持专业上的引领性和先进性。
三、心心相印,发挥党员团队在园所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园所文化已经有哪些鲜明的体现,还有哪些函待凸显?教师发展断层该如何解决?面对这些园所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也会采用“心心相印” 交心交流的方式去探讨、去倾听团队中每一个党员的想法,群策群力,凝聚大家的智慧。发展的进程中,无论阳光还是风雨,党员队伍的团结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整个集体中成为一股坚定的中坚力量,引领、带动其他教师积极向前。
值得一提的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采用这种方式真诚与每位同志交流,获得了更多的理解、宽容和支持,推动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隐私版权International VersionCopyright © 2013NJSY. 南京商业学校版权所有. 苏ICP备060547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