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阳光心晴”教师创新团队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做了探究,并且根据搜集的信息编制调查问卷。在研讨活动中,寇冬婷老师和曾丽老师做了发言。
寇冬婷老师分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效果必须抓住学习内驱力这一内因。高职学生教育过程中,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从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学习倦怠调查入手,分析影响学习内驱力形成的因素,探索学习内驱力培育的模式:启发自觉、浸润熏染、创造表现机会、合理评价、指导结果归因。
曾丽老师分享:学生的学习可分为关于学生自身内部认知特点和能力等方向特点、学生之间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差异的知识、学生认知与能力存在不同的水平及其对学生活动产生的不同作用等的知识这三方面。高职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略差,差异性较大,造成了高职部分课程举步维艰的情形。一些学生认知能力的低下本身就影响了学习活动的继续,再加上自制力较弱,自我缺乏钻研和必胜的信念,当他们遇到障碍和困难时,对潜在的困难看的比实际情况可怕的多,以至于一直停留在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上,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自身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影响了元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必须为自己所要从事的每一项活动找到充足的理由,才有动机来从事这一活动。当学生对某项学习活动有兴趣时,兴趣或对这一活动的内在动机就成为他从事学习活动的充分理由。。被兴趣驱动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中能自我决定学习进度和方式,而且也能取得预料的成果和体验高水平的兴趣,而且能为此付出努力而乐此不彼。
高职学生虽然认知能力略差,但在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个别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的出类拔萃,同时伴随他(她)会有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和牺牲,当然也会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另外,经过调研和座谈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他们的兴趣不时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例如可能会受到一些奖励或者批评,可能会遇到一个睿智的教师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培养或损害学生的内在兴趣动机,继而会影响到学生对这方面学习的投入和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