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动态

领军计划姚继军教授团队6-21-21线上交流会简报

来源:编辑:

 南京商业学校领军计划A级姚继军教授团队按照学习计划于2021621日星期一召开线上交流会议。会议由王克定校长主持,各位组员向姚教授汇报了近期研究工作,并提出研究问题,姚继军教授分别给予了回应并推荐了相关论文、书籍。


 许建铭:目前问题是想要报教学成果。对题目很纠结,不能多于35个字,文章中生活语言过多,没有理论高度。

    姚教授回应:建议发送文本稿件。省级特等奖才能报送到国家级层面,江苏省80-85%可获得国家级。一般是10-11月份启动。一般打包给专家组,4年一评。申报本文字需要打磨,必须严格按照文本要求,比如主体部分字数8000字,格式、形式规范;材料的准备部分,附件材料很重要。

    许:目前个人的研究,落地的是开发教材,开发平台。姚教授:是否可以凝练出研究主题。从问题切入。从文献回顾到成稿,做一个规范研究的过程。许:需要再考虑。还没有明确选题。

    孙蓉:还没完全确定选题,把曾经做的课题看了一遍,包括课程、专业建设,素质教育等,偏重质性研究,研究方法惯性为文献综述,经验总结,在所有研究中都有问卷调查。回顾过去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只停留在数据表面,没有做统计处理,缺乏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设计数学方法,感觉有困难。希望能够有科学的方法来处理问卷的数据。希望能指导数据分析的软件。短期培训一下,能尽快上手的。

    姚教授回应:Excel表格也可以做统计方法。数据处理不是最难的部分,同样的数据给你,还是写不出来。抓问题,讲故事,理论呈现还是最困难的。可以用在线的形式做一些短平快的教学,每天晚上上课,基本讲一遍。单独讲效果并不好,手上要有数据有课题,包括访谈的数据。用项目化学习的方法。

    姚教授分享一篇文章,《从苦学到巧学探析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基于江苏省各62245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的实证研究》。Excel表直接生成作业时间和学业成绩等一系列的相关关系。最终呈现出一组高效学习的策略。对照这个研究只要调换自变量和因变量就可以了。

    比如探索职校生成绩差异的影响因素,模仿。教授目前做的课题为普职分流,职教的个人收益率等相关研究。比如解决职业教育面临的真问题:为何不愿意上职教,收入分化大,需要了解教育收益率;职教质量本身的提高;可以分专业谈;影响因素是什么(定量和定性都可以做);影响机制是什么等等。

    罗飞:正在申报教学成果奖,基于产教融合、生活艺术、劳动教育课程等教学成果。有一个非遗课程体系的构建,想写论文,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课是校本课程,已经作为课程思政的示范课,想知道从哪几个方面写论文。

    姚教授回应:非遗课程构建是个大工程,论文要有聚焦的点,可以考虑到的点包括:1、围绕非遗课程文献回顾,回答这样几个问题。文献综述计量(有哪些主题:课程建设的思路、路径,经验,对学生发展的帮助,存在哪些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找出目前研究的不足,领域上有哪些没研究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不足,数据、抽样有哪些不足,即研究空白,针对这些研究空白;2、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的实验法,记录实施过程,基于实践的行动研究,学生发生哪些变化,有哪些经验,从经验总结、参照城呈现,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总结的(提出、分析、解决,把教学过程的问题用数据、方法、理论做论据),做相关性分析,编写问卷;3、机制研究,学生为什么会变好,哪些方面变好了,因素之间如何组合,通过什么样的作用机制,使得教学更好或者更坏。文献综述、实践路径、因素分析、机制研究。非遗课程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研究,非遗学习过程中性别因素对学习成果的影响研究(学习过程、期望值、认知,学业预期、学业认同、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要基于文献综述)。独立样本t检验。百分比、效应量的计算。


 李云松:两个问题请教。希望可以具体学习姚教授推荐的实证研究文章。1、省级教学成果中哪些容易获奖,北核对学校的要求特别高,是否要看作者单位。2、教学成果奖的套路。姚教授回应:对于申报工作,需要吃透文件,申报表,一般能获得国家级的一定是有相当的积累,材料的真实性,是真正实践出来的能看出来。会看文本里做了哪些工作,附件材料有哪些(评优评奖、前期成果,赛课、课题、论文、书;社会反响),写文本的套路,评审一天看30-70本,如何在第一时间印象深刻,好的题目,文章的小标题要呈现主体框架,加粗加黑,用图表,图表比文字吸引人。投稿的问题,最终还是取决于文章质量,《中国职业教育》《职教论坛》职教类期刊,国外职教期刊也可以发(S刊),关键问题还是论文质量。越来越多盲审制度。对审稿人和作者的保护。教育经济、教育学术月刊,盲审。对于优秀的申报材料写作,建议搜索在线的申报指导的PPT进行学习。


 王克定校长:一直研究学科教学,从普教的语文学习到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的问题,职校生语文学习现状很差,文化课表现不尽如人意。中考及格线70-72/120分,外国文学课程,普教语文教学应试目标非常清晰,经历了多轮教改,专家多。教材为高中和初中的文章杂糅。语文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兴趣、能力提升。教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姚教授:选题不好做,问题太大,多种写法,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优化思路;选题类型比较难以发表,建议从阅读的角度,披萨测试,比如阅读素养,中职和普高的差别,比如对教材的评价,教材对阅读素养的提升,目前有个研究设计:阅读素养的测试,高考的题目给三年级学生做,测量普教和职教学生的阅读素养有何差别,阅读素养包括理解、读写流利和理解的深度,用断点回归的思路,在3000-3500区间里,对选择职教和普教的(课程教材教法)学生进行比较,研究教材和教法不一样,造成差异的原因。评估哪一类教材或教法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同样从阅读素养切入,从跨专业角度,开看阅读素养能力能否迁移到其他专业素养能力上?语文好坏对专业课程的影响。对得语文者得天下的验证。小学数学成绩的差异不是由于逻辑思维能力,而是语文的阅读能力差异,语文阅读能力是否会对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编程是典型的工程思维,有没有影响都有很强的教育教学意义。如果有很强的关联,学计算机也得要学好语文。最终回答,职校阅读素养的培养怎么搞,性别、教师(个人的特征)教育方法等的影响作用是否有差别。

麦磊:在选取样本时,是否可以采取被试匹配设计?姚教授:可以采取易腊扎准则,剔除离散程度太高的数据。问:对两组被试的学业动机水平是否需要进行前测并作独立测量t检验?

姚教授回应:建议尽量使用已有的成熟量表,十二周以后重复测验,是可以接受的。对影响效用量,匹配试验周期为大于12周。关于重复测量的量表,可以做重测信度,分半信度。不建议做自变量表。中文期刊可以自编。国外期刊不接受。自编量表要保留冗余度。建议操作性定义要定明确,确定教学的具体标准,对照组不能受实验组的影响。两组方案要有明显的差异。关于研究的产出,建议再初期实验阶段,先测成绩。需要充分回顾文献,教学模式能解决什么问题,比如提高课程满意度(不用做前测,直接后侧)提升自主探究能力,高阶认知能力(oecd创新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已有成熟的西方量表)学业动机水平(北师大,国外都有)。职教学生的素养量表。《心理科学》中发表的量表。对每组被试分别设置每单元的学业测试(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疑问是试卷的信效度如何验证?等分数出来再交姚老师看如何处理,学生成绩可以每月测试,如果效果不行,也可以用最终的测试分数。

    在本次线上交流会的最后,姚教授提出,对于普遍存在教师的职业倦怠,思考如何让工作更有价值,科研是一条出路,科研是和本职工作紧密相关的。大家在选题和研究思路上,需要从小处切入,用真问题驱动研究。

研究团队的组长王克定校长再次提出对团队的要求,要求大家将第一阶段的读书笔记完善并上交,希望大家能够利用即将到来的暑期,做好读书和研究工作计划并落实。

按照姚继军教授的指导计划,他将在下周为本组成员开展研究方法的指导课程。下周计划安排课程具体解读论文《从苦学到巧学探析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基于江苏省各62245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的实证研究》,学习在Excel中分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