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项目教学—票币折算项目教学设计

南京市职业学校                     教师技能竞赛










票币折算项目教学设计






南京商业学校  汤向阳



票币折算项目教学设计

一、项目确定

项目名称:票币折算

教学时间:2学时

二、项目背景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明确票币折算考核标准;

掌握125速算技巧;

掌握票币折算三种方法;

能运用125速算技巧进行单项心算;

能灵活运用票币折算三种方法综合计算;

具有职业核心能力(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项目情境、标准定向、教师示范、技能模仿、单项训练、实战考核、现场实践等,组织开展票币折算技能训练,提高岗位适应能力。通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手、脑、眼、听、心五者协调一致,提倡智慧教育新理念,加之单项和综合训练过程,采取自主探究方法,在问题中思辨,在实践中生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参与项目实践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从思维训练新视角,认清珠算价值,从而避免丢珠失算发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凸显其特殊功效。

(二)本项目在《计算技术》中的功能定位

票币折算项目在《计算技术》教材中从未出现,此项目在全国同类教材中也很难发现踪迹,因为票币折算项目是一项全新的项目、全新的技术,涉及到的折算方法由本人原创,该项目是对《计算技术》教学内容最新成果的补充,是与银行业岗位员工所需具备的新技能相结合的。

票币折算技能作为金融、财会等行业的基本职业技能之一,是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是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技能。通过票币折算等财会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有利于促进会计人员眼、手、脑、听、心的协同发展,开发大脑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和开发金融、会计人员的非智力因素。票币折算技能在财会基本技能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和正迁移效果,能促进点钞技能、珠算技能、计算器使用技能和会计字书写技能等的融会贯通,有利于会计人员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教材内容的处理

正在编写票币折算项目内容,充实到《计算技术》校本教材中。

(四)学生特征综合分析

1.初始能力分析

学生来自会计集训队12级、13级联院高职班,共21名,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专业技能强,基本素养好,与本人有较深的感情,喜欢自己动手实践操作,采用做中学组织教学,其开放性特征适应学生学习特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

2.存在的不足及学习困难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到票币折算,对新知识的认知度不够深入,加之练习时间短,系统性不够,故此项技能不够熟练。

(五)学习任务描述

将不同币别的人民币按不同的数量累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完成规定的题量。

(六)学习内容组织

工作

任务

学习

任务

需要的知识

需要的技能

金融、财会等行业员工清点、计算人民币合计数

按不同币别分类解读125速算,然后采用不同方法折算

珠算加减、乘法运算知识

点钞技能;

计算器操作规范;

书写规范;

珠心算技能。


(七)教学情境创设

学习任务

情境

名称

情境描述

教学功能

票币折算

故事化情境

项目来源情境简要描述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情境教育导向功能。

问题化情境

票币折算方法有哪些?

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实现情境凝聚激励功能。

活动化情境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单项练习,学生实战考核。

挖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的潜能,锻炼学生自我探究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实现情境渗透扩散功能。

工作现场情境

学生在银行柜面工作现场模拟顾客、员工,完成点钞、验钞、票币折算等手续。

整合金融、会计岗位所需多项技能,实现情境传播整合功能。

(八)教学实施条件

1.材料资源

校本教材、学习补充资料、课程标准、练功券、实战试题、实战答题卡。

2.设备资源

教师主机1台、交换机1台、学生机48台(3-4人一组)、接入互联网和校园网、电教投影仪和实物投影仪各1台、点钞机、其它配套设备。

3.信息资源

PPT课件,电子试题。

4.环境资源

实验室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实验室、模拟银行。

团队心理和社会环境:团队中师生间和同学间人际关系和谐,交往程度高,心理生活健康,团队活动民主性和开发性较高。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票币折算方法

教学难点:手、眼、脑、听、心协调一致

确立依据:本次教学的教学重点是票币折算方法。因为只有掌握了票币折算方法,才能通过日常训练,灵活运用方法,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能力,从而提高职业素养,题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而促进点钞技能、珠算技能、计算器使用技能和会计字书写技能等的融会贯通,有利于会计人员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

本次教学的教学难点是手、眼、脑、听、心协调一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大量的训练中不断总结、提炼、感悟。

四、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理实一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训练方法:基础训练、初级训练、达标训练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学法要点:手、眼、听、脑、心五者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五、教学过程实施

(一)第一节课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含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点钞技能训练;

2.计算器录入训练;

3.财经书法训练;

4.珠算基本功训练;

5.会计手工账务处理训练;

6.会计电算化训练。

每天测试,每日评价。

1.回顾总结前期完成的任务。

2.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1.为本模块实施做铺垫。

2.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态度。

3.通过课前训练,培养学生核心能力(自我学习)

【情境导入】

项目来源

时间:1分钟

明确票币折算的现实意义

展示民生银行在线考试系统

激趣,实现情境教育导向功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解读标准】

时间:2分钟

初识学习任务,明确学习任务目标。

解读标准中的测试方法、测试时间、测试标准和评定标准。

能理清学习任务要求。

明确标准,找到方向,符合目标先行原则。

【看样题】

时间:1分钟

学生观察样题,思考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折算?

打出在线考试系统界面截图,展示3道样题。

真题在线,引导观察,激发思维。

通过观察在线真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调动学生眼、脑、心感官并用。

125速算】

时间:8分钟

1.听讲,建构新的认知。

2.单项训练,提高基础。

1PPT显示:125速算技巧和口诀。

2.引导学生进行基础训练。

1能运用125速算技巧进行单项心算。

2.职业道德素质养成。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先分项,再综合,符合技能教育规律。

【票币折算

方法】

时间:8分钟

1.听讲,建构新的认知。

2.思考并回答设问。

3.模仿教师示范,进行分组模拟练习。

1PPT显示:票币折算方法一的三部曲;

2.教师示范折算全过程;

3.引导学生模拟练习。

1能灵活运用票币折算一种方法综合计算。

2.职业道德素质养成。

1.此部分内容是本次教学的重点。通过建构、示范、引导练习,指导学生实践,自行探究。

2.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信息处理、数字应用)

【实战考评】

时间:10分钟

1.在电脑桌面上打开票币折算项目实战试题(8899题)文件,开始考核;

2.填写票币折算项目实战试题(8899题)答题卡

3.阅卷,对每位同学的考核情况进行评价。

1.实战计时;

2.让学生交叉阅卷;

3.对实战情况进行简要的点评。

能灵活运用票币折算一种方法综合计算。

1.此部分内容是本次教学的难点。通过实战,让手、眼、脑、听、心协调一致。

2.培养学生核心能力(解决问题)

银行工作现场展示

时间:9分钟

1.模拟扮演顾客、模拟表演银行柜面工作人员;

2.完成现金解款单填写。

1.布置任务;

2.教师巡视参与、帮助、管理。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实现知识与专业技能、核心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机融合。

参与任务实践活动,感知职业认同度,通过主观体验,养成稳定的情绪表现、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境。

【总结】

时间:1分钟

自我认知。

简要总结,引出下节课学习任务。

鼓励、赏识、智慧。

为下节课做铺垫。

(二)第二节课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含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点钞技能训练;

2.计算器录入训练;

3.财经书法训练;

4.珠算基本功训练;

5.会计手工账务处理训练;

6.会计电算化训练。

每天测试,每日评价。

1.回顾总结前期完成的任务。

2.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1.为本模块实施做铺垫。

2.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态度。

3.通过课前训练,培养学生核心能力(自我学习)

【情境导入】

折算方法一

时间:2分钟

回顾票币折算方法一的技能。

测试折算第一种方法

再次认知第一种方法的运算要点。

温故知新

【票币折算

方法】

时间:18分钟

1.听讲,建构新的认知。

2.思考并回答设问。

3.模仿教师示范,进行分组模拟练习。

1PPT显示:票币折算方法二、三的三部曲;

2.教师示范折算全过程;

3.引导学生模拟练习。

1能灵活运用票币折算两种方法综合计算。

2.职业道德素质养成。

1.此部分内容是本次教学的重点。通过建构、示范、引导练习,指导学生实践,自行探究。

2.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信息处理、数字应用)

【实战考评】

时间:10分钟

1.在电脑桌面上打开票币折算项目实战试题(8899题)文件,开始考核;

2.填写票币折算项目实战试题(8899题)答题卡

3.阅卷,对每位同学的考核情况进行评价。

1.实战计时;

2.让学生交叉阅卷;

3.对实战情况进行简要的点评。

能灵活运用票币折算两种方法综合计算。

1.此部分内容是本次教学的难点。通过实战,让手、眼、脑、听、心协调一致。

2.培养学生核心能力(解决问题)

银行工作现场展示

时间:9分钟

1.模拟扮演顾客、模拟表演银行柜面工作人员;

2.完成各自任务。

1.布置任务;

2.教师巡视参与、帮助、管理。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实现知识与专业技能、核心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机融合。


参与任务实践活动,感知职业认同度,通过主观体验,养成稳定的情绪表现、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境。

【总结】

时间:1分钟

自我认知。

简要总结,引出下节课学习任务。

鼓励、赏识、智慧。

为下节课做铺垫。


六、教学评价设计

附件一:票币折算项目实战试题(8899题)答题卡

姓名:                          评分人:            

时间:5分钟

金额合计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对题数


错题数



银行员工考核评分标准:每题6分,准确完成10题计60分,为合格。差错率超过10%得零分。


七、板书设计

票币折算

一、解读标准

二、看样题

三、125速算

四、票币折算方法

五、实战考评

六、现场展示

八、教学预思

(一)可能的教学效果及收获

1.从教的维度预思

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本节课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系统理论,坚持整体优化原则,将教学各要素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动态生成学生的能力结构,着重强调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2)突破重难点情况。以心算技巧为主线,贯穿于本次教学全过程,围绕这个主线,开展125单项练习、票币折算方法的训练、实战考评、银行工作现场展示等途径,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突破难点。通过技能训练四个阶段步骤的实施,强化教学重点。

3)教法的综合运用情况。本节课将多种教学交叉融合运用,遵循技能训练教学规律,实施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边做边学、边学边教,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反馈和调控情况。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学习状况,坚持面向每一位学生的伦理教育观,使得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对实战成绩进行客观评价,通过现场展示,提升学生职业认同度。

2.从学的维度预思

1)学生对核心概念、关键能力的提升情况。我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了问题,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生成核心概念,在任务实践过程中关键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提升。

2)学生参与任务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本节课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任务活动,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学生自主建构、合作探究性学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参与活动面广。

3.从职教课改的维度预思(体现四新

1)资源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开发,与行业企业高度接轨,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带进课堂。

2)学习对象组成形式。学生来自12级、13级两个年级。

3)学习情境创设。体现职教课改情境建构主义特点,通过创设故事化情境、问题化情境、活动化情境和工作现场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将建构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

4)企业评价。票币折算技能掌握情况,以银行业统一考核要求为衡量标准。

(二)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模块教学课时虽然有2学时,然而票币折算技能需要大量的练习时间,显得时间不够,造成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不够。

(三)可能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采用信息化手段,计划开发票币折算网络平台,可让学生参与,将不同币别随机整合,随机出题,给出答案,实时在线评价。





















附件二:票币折算项目实战试题(8899题)


附件三:银行工作现场展示用“现金解款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