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网站>
- 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
- 验收材料>
- M2人才培养>
- M2-3教学改革>
- M2-3-2课程开发
2.南京商业学校核心课程标准(16.旅游概论)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建议课时数:34 学分:2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地理》
一、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意义,了解旅游、旅游者的概念,掌握旅游业的基本构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学会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学会对旅游市场进行调研和预测,熟悉旅游业行业管理规范,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认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二)设计思路
旅游概论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作为一门概论性课程,本课程主要从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出发,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本课程注重对现象原理的揭示和理解,采用客观现象概述和原理论述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同国际旅游学术接轨,又反映我国旅游研究和旅游发展的实情,使学生们能够层层深入,理解和掌握有关旅游的基础理论。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标准以旅游概论的总体结构为核心采用分模块教学方法(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并根据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及旅游业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2)明确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
(3)掌握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4)了解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
(5)了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去精神
(2)遵守行规、各项政策和法规,具备旅游从业人员所需的行业价值观念和认知
(3)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4)具备制定规划的前瞻性和营销策略的灵活性
(4)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思想
3、能力目标:
(1)能够结合旅游者需求分析旅游市场的开发
(2)能够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知识深入分析旅游资源实际应如何开发
(3)能运用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所带来的系列影响分析如何引导旅游业实现有效可持续发展
(4)能用旅游学基础知识分析某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三、课程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总学分:2分 总学时:34学时
(一)课程进度安排
模块序号 | 模块名称 | 学时 |
模块一 | 基础模块 | 28 |
模块二 | 选修模块 | 4 |
机动 | 4 |
(二)课程内容结构与课时安排
学习模块 | 学时 | 模块分解 | 教学要求 |
模块一: 基础模块 | 4 |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1、了解旅游的产生过程。 2、掌握旅游活动的历史分期 3、认识现代旅游的主要特征 4、了解中国旅游的历史沿革 |
4 | 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 1、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旅游的基本属性 2、认识旅游的构成和类型 3、了解旅游的本质 4、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特征 | |
2 | 第三章 旅游者 | 1、了解有关国际组织对旅游者的界定 2、了解旅游者的类型 3、掌握我国旅游统计对旅游者范围的划分和解释 4、掌握旅游者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 |
4 | 第四章 旅游资源 | 1、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旅游资源的功能价值和旅游资源保护主要措施 2、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及特点、类型及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 3、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开发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可行性研究 | |
4 | 第五章 旅游业 | 1、认识旅游业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含义 2、掌握旅游业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3、了解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购物等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及作用 4、了解旅游业各组成部分的含义及特点 5、掌握旅游业各组成部分经营活动的一般规律 | |
4 | 第六章 旅游市场 | 1、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旅游市场划分的方法 3、认识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国际旅游客流的规律及变化 4、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并能够分析和认识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 |
4 | 第八章 旅游效应 | 1、认识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基本表现 2、了解旅游业在经济、文化及环境等方面影响产生的基本原因及决定其程度大小的条件 3、掌握控制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措施 | |
模块二: 选修模块 | 2 | 第七章 旅游组织与旅游政策法规 | 1、了解国际及我国主要的旅游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2、认识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的旅游立法 3、熟悉我国在旅游方面的政策法规 |
2 | 第九章 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1、了解世界旅游业发展概况及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认识影响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因素 3、认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和特点 4、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要点 | |
机动 | 4 | 机动 | 复习 |
合计 | 34 |
(三)具体要求
1、模块一: 基础模块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
1.1 旅游的产生
1.2 旅游活动的历史分期
1.3 中国旅游的历史沿革
教学要求:
(1)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
(2)掌握世界、中国旅游历史发展的概况和各时期旅游的特征。
(3)理解世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4)了解中国旅游历史的沿革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
(5)掌握我国现代旅游的各个阶段及标志。
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内容:
2.1 旅游的概念
2.2 旅游的构成与类型
2.3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概述
教学要求:
(1)掌握旅游者的定义。
(2)掌握旅游的基本属性。
(3)了解旅游的内容和类型。
(4)掌握旅游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章 旅游者
教学内容:
3.1 旅游者的界定
3.2 旅游者形成的条件
3.3 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教学要求:
(1)掌握旅游者的定义、形成条件。
(2)了解影响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因素和分类。
(3)掌握旅游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心理以及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第四章 旅游资源
教学内容:
4.1 旅游资源的概念
4.2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要求:
(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及旅游资源对旅游发展业的重要性
(2)了解旅游资源类型
(3)了解旅游资源的功能价值
(4)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及其特色
(5)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6)认识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必要性
第五章 旅游业
教学内容:
5.1 旅游业的性质与特征
5.2 旅行社
5.3 旅游饭店
5.4 旅游交通
5.5 旅游购物
教学要求:
(1)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含义
(2)认识和了解旅行社
(3)认识和了解旅游饭店
(4)认识和了解旅游交通
(5)认识和了解旅游购物
第六章旅游市场
教学内容:
6.1 旅游市场概述
6.2 旅游市场的划分
6.3 国际旅游市场
6.4 中国旅游市场
教学要求:
(1)掌握旅游市场供求规律
(2)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以及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的必要性、意义和常用的划分标准
(3)掌握旅游市场细分的方法
(4)了解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
(5)了解国际旅游市场游客流量及流向的变化规律
(6)学会对中国各大旅游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
第八章旅游效应
教学内容:
8.1 旅游的经济效应
8.2 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
8.3 旅游的环境效应
教学要求:
(1)掌握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了解旅游的发展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了解旅游的积极和消极社会文化效应
(4)了解旅游的积极和消极环境效应
2、模块二: 选修模块
第七章 旅游组织与旅游政策法规
教学内容:
7.1 旅游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
7.2 国际性旅游组织
7.3 中国旅游组织
7.4 旅游政策法规
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及我国主要的旅游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2)了解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的旅游立法
(3)掌握我国在旅游方面的政策法规及相关政策
第九章 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影响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因素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
9.4 旅游可持续发展
教学要求:
(1)了解影响世界旅游业发展概况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2)了解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和特点
(3)掌握世界和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4)了解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要点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及旅游业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旅游的发展历程;
2、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及特点;
3、掌握旅游者的类型与特征及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4、理解有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5、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状况;
6、正确认识旅游的影响。
(二)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
1、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2、本课程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察学习态度、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方面),期末考核以笔试为主,占70%。
3、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专业特点,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强调考试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采用笔试的考试方法。
(三)教学基本条件
旅游专业教师具备从专业教师、实训装备等方面描述
专业教师具备素质:多年从事导游、计调、酒店管理的能力,能够根据旅游市场变化,进行旅游企业战略策划调整。同时具备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发现旅游景点的能力,策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商品,根据本校实践性旅行社,对外开发新型旅游项目,并联合相关旅游局、旅行社深入设计、考查旅游项目,探究旅游产品的可行性。
实训装备:校内创业基地——酒店、旅行社、茶馆、酒吧、咖啡馆等;旅游管理实训楼基地;教室——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音响、教学课件相关设备)
(四)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教学的特色与要求,教材内容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图文并茂,资料翔实。文字表述、专业术语要规范、正确、科学。 积极开发相应的教学辅助教材或教学指导用书。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宜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创设教学情景,采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六)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本课程建议在多媒体实训教室开展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