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南京商业学校2015~2016学年三年中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11.舞蹈表演专业)

 

 

南 京 商 业 学 校

 

 

舞蹈表演专业

(国际标准舞表演 

 

人才培养方案

 

 

 

 

 

 

填报日期 2015420

 

                

 

南京商业学校

舞蹈表演专业(国际标准舞表演)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舞蹈表演专业(140900)

专门化方向:国际标准舞表演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本专业专项运动训练人员、舞蹈表演艺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艺术系、体育系后备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舞蹈表演、体育舞蹈专项运动竞赛、创编及高考能力;组织策划体育文化表演能力及指导大众健身等等基本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国际标准舞表演

体育舞蹈

国家三级体育舞蹈教师证

升入高校就读“舞蹈表演专业”、“专项运动训练专业”等。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法律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良好的生活态度;

(4)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7)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8)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9)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10)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信息查询和常用文档处理的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行业通用能力:

    具有掌握拉丁舞、国际标准舞等舞种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具有掌握有关舞蹈创编及舞蹈教学的有关知识的能力。

具有掌握高考的基础文化知识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具有体育舞蹈表演及竞赛的能力。

具有进行体育舞蹈独立教学的能力。

具有进行体育舞蹈的独立创编的能力。具有取得国家体育舞蹈三级教师证书、普通话证书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具有能理解舞蹈音乐在音乐、舞美的配合下完成舞台表演及竞赛。

具有能运用舞蹈知识和技能,进行舞蹈普及与辅导的能力。

具有体舞行业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

    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

本专业学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任选课程。公共基础课包括必修课和限选课;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任意选修课。

(一)公共基础课

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选用教材:《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版

2、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选用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 (人教版)2009版 

3、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选用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2011版

4、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选用教材:《哲学与人生》 (高教版)2009版 

5、语文

《语文》属于公共基础教材,共4册,分三个部分。第一、二册侧重于基本的语文素养,属于必修内容;第三册分为财经、商贸及服务类和工科类两种,侧重于专业学习,属于限定选修内容;第四册着眼于终身发展,属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任意选修内容和高等职业教育的限定选修内容。教材以文体组元,每单元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模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可以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以及日常生活、职业岗位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文能力。

选用教材:《语文》  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职教

6、数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特点,进一步学习必需的代数、三角、几何、概率和统计、算法与程序框图、数据表信息处理、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等数学基础知识,为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选用教材:《数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凤凰职教

7、英语

从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第一阶段,在学生在原有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基础词汇知识,学习实用句型,能够进行一些日常会话,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进行一定难度的阅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完成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业水平测试。第二阶段注重结合不同专业的需要,将语言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外语运用能力。

    选用教材:《英语》  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职教

8、计算机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掌握计算机主流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理解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选用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

9、体育与健康

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了解现代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方法,增强学生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社会适应及创新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个性与体育特长的发展及终身锻炼、继续学习、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选用教材:《体育与健康》 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10、美术

通过美术艺术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身体的表现力和美感,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选用教材:《艺术欣赏--美术》,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11、历史

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选用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历史》必修1~3

12、地理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使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选用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地理》必修1~3

(二)专业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分为专业平台课与专业方向课。

专业平台课:

1、拉丁舞

此为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伦巴( Rumba )、桑巴( Sam ba )、恰恰( cha-cha-cha )、斗牛( Paso Doble、牛仔( jive )基本舞步。掌握铜牌、银牌、金牌的套路。掌握高考相关内容。

2、形体芭蕾

此为核心课程,学生通过芭蕾形体训练,培养学生身体的表现力和形态美感,达到高考舞蹈专业基本部分的要求,同时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

3、基本功训练

此为核心课程,学生通过舞蹈专业学生十分重要的一门基本科目,也是训练学生品质意志的必修科目,只有在舞蹈基本功练好的基础上,才能学习其它的舞蹈科目。掌握高考相关内容。

专业方向课:

1、摩登舞(国际标准舞)

此为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华尔兹( Waltz )、探戈( Tango )、狐步(Fox trot)快步舞 (Quick step)、维也纳华尔滋 (Viennese waltz) 基本舞步。掌握铜牌、银牌、金牌的套路。掌握高考相关内容。

2、舞蹈创编

学生在掌握体育舞蹈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舞蹈创编的理论、原则、要素以及舞蹈编排的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熟练掌握体育舞蹈技能及创编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竞赛套路、表演舞蹈的创编及实践。

3、综合专业技能训练

主要用于专业技能竞赛、高考或各种证书的考前复习,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技能操作水平,确保达成率。

(三)任选课程

1、舞蹈欣赏

主要通过对专业舞蹈的欣赏来分析、剖析优秀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艺术鉴赏力。

2、中国民族舞

对中国几个主要民族的舞蹈肢体语汇要所了解,通过学习和训练,加强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同时培养对祖国民族舞蹈及文化的热爱。

3、形象设计

通过化妆、造型、服装服饰搭配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舞蹈比赛、表演等舞台化妆的技法,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教学法

主要讲授在舞蹈表演教学中所需要运用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方式方法。为学生以后进行舞蹈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参加专业考证,达到国家三级体育舞蹈教师证水平。

5、普通话

通过普通话训练,使学生掌握和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逐步提高学生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参加普通话考证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选用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

(四)实践性教学安排

1.体育舞蹈专业教师可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在课堂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及专业课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各项校内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技能及实践能力。

①积极组织学生观看全国各项体育舞蹈大赛。

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项体育舞蹈大赛的比赛工作,争取获得好的成绩。

③参加专业考证的综合训练。

④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演出活动,为今后的升学及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服务与指导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基地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立足本区、服务本市、辐射省内外,从而为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为迎接青奥的到来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实习

生产实习目标和要求:学生按照实习单位的各项规定完成各项实践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生产实习时间安排:从第六学期起,部分学生进入相关实习单位(主要为各舞蹈训练中心)进行为期一学期的综合实践实习,将前五学期在校内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延续和深化。大部分学生将进行高校专业高考项目的强化训练,争取通过。

(五)考核

1.学分制以执行教学计划为依据,按照各类课程的重要程度,结合课时量、考核方式等因素,在最后一期由教研室与教务处商定后给每门课核定一个学分,于是产生本专业总学分,如果能拿到占总学分85%以上的学分,准予毕业。

2.由于教学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学分制也应根据教学计划来进行调整,在每个年级毕业前一年,应由学校有关部门共同商定每个年级的学分方案并向学生公布。

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是:在校期间达到目标要求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3.对于文化基础课是跨期学科,成绩的认定应以结业成绩为依据,要求结业考试的内容覆盖所有教学内容,严格结业考试的试题水平与监考,如果结业考试卷面及格,则给其学分,如果不及格,则可参照前三期成绩各占20%,结业成绩占40%的办法核定。对于其它跨期结业的学科(如一些专业基础课,也以此方法套用)。该科考试若当期非结业学科,不组织补考。

4. 学生在每门课程结束时,如果考试不及格,可享有一次补考机会(不收费)。在学生毕业前,如果总学分未达到标准,可根据所差学分,选择相应的补考科目。

(六)考证

1.普通话证书。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证书等级为二级乙等。

2.全国体育舞蹈教师证。安排在第四学期,等级为国家三级。

 

七、表格

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计算机、千人迎新舞会排练、拉丁

2

1

20

18

市中小学体舞锦标赛训练

2

1

20

18

都市圈全国体舞公开赛训练 、观摩 。拉丁、摩登舞

2

1

20

18

体育舞蹈教师证考证培训

2

1

20

18

综合专业技能

2

1

总计

100

90

 

10

5

                      技能训练项目安排


序号

技能训练项目名称

课时数

学期

校历周

教学条件

及设施

地点

考核目标与要求

1

拉丁舞

255

1-5

90

把杆、音响

舞蹈房

通过高校考核

2

摩登舞

345

2-5

72

把杆、音响

舞蹈房

通过高校考核

3

基本功训练

200

1-5

90

把杆、音响

舞蹈房

通过高校考核

4

形体芭蕾

170

1-5

90

把杆、音响

舞蹈房

通过技能考核

5

中国民族民间舞

34

1

18

把杆、音响

舞蹈房

通过技能考核

6

舞蹈创编

54

5

18

投影设备

多功能室

通过高校考核

7

综合专业技能

170

1-5

90

把杆、音响

舞蹈房

通过高校考核

考证安排表


编号

证书名称

考证时间

(学期)

发证部门

证书等级

备注

1

普通话证

2

南京市语言委员会

三级甲等以上

 

2

体育舞蹈教师证

4

南京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国家三级体育舞蹈教师证

 

3

计算机高新技术证书

4

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中级

 

4

市民英语证书

2

南京市职教教研室

初级

 

 

       舞蹈表演 专业方向 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18

18

18

18

18

20

17

1

17

1

17

1

17

1

17

1

20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必修

职业生涯规划

34

2

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4

2

 

 

2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34

2

 

 

 

 

2

 

 

 

 

 

 

4

哲学与人生

34

2

 

 

 

 

 

 

2

 

 

 

 

5

限选

心理健康

17

1

 

 

 

 

 

 

 

 

1

 

 

6

职业健康与安全

7

环保教育

8

文化课

必修

语文

255

15

3

 

3

 

3

 

3

 

3

 

 

9

数学

255

15

3

 

3

 

3

 

3

 

3

 

 

10

英语

255

15

3

 

3

 

3

 

3

 

3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2

6

3

 

3

 

 

 

 

 

 

 

 

12

体育与健康

170

10

2

 

2

 

2

 

2

 

2

 

 

13

艺术(美术、音乐、礼仪、书法)

17

1

1

 

 

 

 

 

 

 

 

 

 

14

限选

历史

34

2

 

 

2

 

 

 

 

 

 

 

 

15

地理

小  计

1241

73

17

 

18

 

13

 

13

 

12

 

 

专业技能课程

16

专业平台课程

*拉丁舞

255

15

3

 

3

 

3

 

3

 

3

 

 

 

舞蹈艺术概论

85

5

 

 

 

 

3

 

2

 

 

 

 

17

基本功训练

200

12

2

 

2

 

2

1

2

 

2

 

 

18

形体芭蕾

170

10

2

 

2

 

2

 

2

 

2

 

 

小  计

710

42

7

 

7

 

10

1

9

 

7

 

 

23

专业方向课程

 

摩登舞 

345

21

 

 

2

1

4

 

4

1

5

1

 

24

舞蹈创编 

54

3

 

 

 

 

 

 

 

 

3

 

 

25

综合专业训练 

170

10

2

 

2

 

2

 

2

 

2

 

 

小  计

569

34

2

 

4

1

6

 

6

1

10

1

 

任选(综合课程)

32

职业

能力类

音乐舞蹈欣赏 

34

2

1

 

 

 

 

 

 

 

1

 

 

33

中国民族民间舞

34

2

2

 

 

 

 

 

 

 

 

 

 

34

形象设计 

34

2

 

 

 

 

 

 

2

 

 

 

 

35

职业

素养类

教学法

17

1

 

 

 

 

1

 

 

 

 

 

 

36

普通话

34

2

1

 

1

 

 

 

 

 

 

 

 

小  计

153

9

4

 

1

 

1

 

2

 

1

 

 

 

顶岗实习

570

29

 

 

 

 

 

 

 

 

 

 

19

其他教育类活动

37

军训、入学教育、专业认识

30

1

 

1

 

 

 

 

 

 

 

 

 

38

实习岗前培训、毕业教育

30

1

 

 

 

 

 

 

 

 

 

 

1

合计

3303

189

30

1

30

1

30

1

30

1

30

1

20

课时数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含职业素养任选课、军训入学教育)

1322(40.02%)

专业技能课程

(含职业能力任选课、顶岗实习、岗前培训、毕业教育)

1981(59.98%)
























注: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计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1周计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计1.5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计1学分,共4学分。

 


 

八、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李建安:男,南京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创办者及总教练。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舞蹈队队长。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教育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大体协两操协会体育舞蹈专项委员会主任、导师考官。IDTAIDSFW.D.CIPDSC注册国际裁判。2010年广州亚运会体育舞蹈项目裁判长,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总裁判长,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两操协会体育舞蹈专项委员会主任,英国国际舞蹈、舞蹈协会标准舞、拉丁舞双项院士、国际级裁判。天津体育学院艺术表演系体育舞蹈专业特聘教授,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特聘技术顾问,国家劳动保障部考评员(体育舞蹈工种)。亚运会体育舞蹈项目唯一亚裔籍裁判长,从事专业舞蹈工作近40年,教学严谨规范,培养熏陶了一支斐声国内国际的体育舞蹈团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运动员和优秀教练员、裁判员。 

2、李慎玲:女,培训中心主教练。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首批双A级标准舞、拉丁舞国家级教师、国家级裁判。IDTA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会双项国际级教师、裁判。1972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舞蹈专业,从事体育舞蹈教学15年。严谨规范的示范教学,使很多学生考入大学并成为专业的体育舞蹈教练。

3、耿  涛: 1993年开始学习体育舞蹈,2006年、2007年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B组标准舞冠军;2008年CDSF大奖赛常熟站成人组标准舞第4名。2002、2006年连续两届全国体育大会体育舞蹈团体标准舞冠军。团体拉丁舞亚军,荣立三等功2次。2007年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2003年获国家二级教师、二级裁判资格证;2008年获国家级B级教师资格证;IDTA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会双项国际级教师。从事体育舞蹈教学3年,2000、2001年出访德国、俄罗斯进行培训学习。

4、李木子: 1993年开始学习体育舞蹈,2006年、2007年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B组标准舞冠军;2008年CDSF大奖赛常熟站成人组标准舞第4名。2002、2006年连续两届全国体育大会体育舞蹈团体标准舞冠军。荣立三等功2次。2003年获国家二级教师、二级裁判资格证;2008年获国家级A级教师资格证;IDTA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会双项国际级教师。从事体育舞蹈教学3年,2000、2001年出访德国、俄罗斯进行培训学习。

5、郑  昊: 1992年开始学习体育舞蹈,2005年中国学生首届体育舞蹈锦标赛非专业拉丁、标准舞双项冠军;2007年全国体育舞蹈公开赛青年组标准舞第一名;2008年第七届全国城市锦标赛业余青年组标准舞蹈第二名。2002、2006年连续两届全国体育大会体育舞蹈团体标准舞冠军、团体拉丁舞亚军。荣立三等功2次。2008年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2004年获国家二级教师、二级裁判资格证;2008年获国家级C级教师资格证;IDTA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会双项国际级教师。从事体育舞蹈教学3年,1994、2000、2001年出访日本、德国、俄罗斯进行学习、比赛。

九、学校所具备的本专业的实训(实验)设备及数量。

学校内有舞蹈训练教室二间,合计200平米,并有把杆、镜子、音响、钢琴等辅助教学设施。校外实训基地有舞蹈训练厅二间,合计360平米,有把杆、镜子、组合音响等辅助教学设施。

十、编制说明

1.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及任选课程。公共基础课分为必修课和限选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分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及顶岗实习。

2.本专业的限定选修课及任选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选择选修课不得少于规定学时数。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规定的课时范围内开设任意选修课,并在学期结束前3-5周公布下学期各年级必修课、选修课。

3.每门课程留出教学时数的10%作为机动学时数。

4.本专业应广泛关注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动向,通过与南京体育舞蹈运动协会联办的校企合作形式,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弊端,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在课程中还融入如何去学习专业知识、寻找获取专业相关信息的途径与方法等思维训练及方法训练的内容,在学习与掌握职业知识过程中强化学习方法与创新意识,培养现代社会从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使学生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