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网站>
- 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
- 验收材料>
- M2人才培养>
- M2-3教学改革>
- M2-3-1综合培养
3.1南京商业学校2015~2016学年三年中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12.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南京商业学校
2015级物流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名称:物流服务与管理(121900)
专门化方向:仓储与配送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2、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应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仓储与配送、运输业务、快递业务、国际货代等岗位群的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 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要求 | 继续学习专业 | |
高职 | 本科 | |||
仓储与配送 | 收货员、保管员、理货员、物流中心单证员、客服专员等。 | 物流员、仓管员、叉车操作证书(18岁以上选考) | 1.物流管理 2.连锁经营管理 | 1.物流管理 |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2、知识结构及要求
(1)掌握入库和出库的基本作业程序
(2)掌握盘点作业的基本工作程序、内容、方法;
(3)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
(4)初步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
(5)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
(6)掌握物流业务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
(7)了解物流营销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物流营销的各种方法
3、能力结构及要求
(1)行业通用能力
①基本的成本核算、账务处理能力:具有计算仓储、运输、配送、货代、快递等物流服务费用、核算物流服务成本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物流企业账务处理能力。
②物流市场开发与维护能力:具有物流市场调研能力;具有物流市场开发能力;具有物流客户的沟通与维护能力;具有简单物流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能力。
③货品的识别与简单养护能力:具有常见货品的识别判断能力;具有常见货品的养护能力。
④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基本能力:具有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判断能力;具有开展电子商务采购、库存管理、货品配送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⑤常见物流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具有常见物流设施设备的判别能力;具有操作常见物流设施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见物流设施设备的能力;具有常见物流设施设备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⑥开展仓储业务的基本能力:具有仓储业务基本流程的处理能力;具有货品进、出、存相关作业的计划及实施能力。
⑦开展运输业务的基本能力:具有运输业务基本流程的处理能力;具有常见运输作业的计划及实施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仓储与配送方向:
①具有物流中心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与区域划分,进行货品入库、在库、出库相关作业流程的计划及实施能力;
②具有仓储与配送使用的常见存储、搬运、运输等工具识别判断、具有合理选择存储设备及配送设备的能力;
③具有仓库安全、返品处理和流通加工等相关作业能力;
④具有常见的装卸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保管设备、包装设备、养护检验设备、消防设备、监控设备的使用与设备保养、简单维修能力;
⑤具有根据配送计划进行分拣作业、配载作业、送货作业的能力;
⑥具有常见的物流信息设备及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企业管理及物流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职业生涯规划(2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选择、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教材:《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
2.职业道德与法律(2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抗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民教育出版社
3.经济政治与社会(2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起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出版社
4.哲学与人生(2学分)
本课程是中等 职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教材:《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5.语文(14个学分)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 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与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材:《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
6.数学(14个学分)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函数、向量与复数、几何、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概率与统计初步等。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六种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教材:《数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7.英语(14个学分)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增加电子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难度的电子专业英文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教材:《英语》,南京出版社;《物流英语》,高教出版社
8.体育与健康(10个学分)
在初中相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是学生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教材:《体育与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
9.计算机应用基础(6个学分)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掌握win95/98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理解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
10.艺术(1学分)
美术欣赏:
了解美术欣赏的基本知识,了解美术的基本特点和种类;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要素等常识;了解美术作品常见的几种表现方式;能赏析中外名画,能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美进行赏析。
教材:《美术欣赏》,大象出版社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课的设置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群对知识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注重体现职业性。
1. 物流地理(3学分)
学习物流业发展概述、农业物流地理、工业物流地理、商业物流地理、旅游经济地理、运输业物流地理、物流分区地理、国际物流与外贸地理等内容。
教材:《物流经济地理》,1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2、货物认知与养护(4学分)
教学要求:讲授各类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商品质量管理、商品质量的检验与评价等基本概念,使学生能对商品的分类及在此基础上对商品的保养有一定基础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教材:《商品学》,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3.物流基础(4学分)
教学要求:讲授物流的发展、各种理论及其系统化等基本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物流各主要功能的种类、特征、原则及物流合理化的实施,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一个较完整的现代物流的轮廓。
教材:《现代物流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物流设施与设备(4学分)
物流设施设备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物流设施设备的相关概念、分类、特点和用途,并对各种物流设施设备的合理选择、配置、使用和维护。
教材:《物流设施设备》,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5.运输实务★(4学分)
教学要求:讲授物流运输的职能、方式和管理原则;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单据的填制、运费的计算、运输计划的制订、运输调度组织、运输过程的监控;配送系统模式与配送策略;配送计划;配送作业管理。
教材:《物流运输管理》,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6.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4学分)
教学要求: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的运作、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及主要环节、电子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网络营销概述以及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
教材:电子商务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7.物流专业英语(2学分)
教学要求:结合物流公司架构及物流业务发展,使学生学习运输、配送、储存、包装、国际海运实务、物流函电、物流单据、投诉与理赔等物流作业环节中的专业英语应用,促进学生物流常用英语的掌握,强化学生的物流英语的口语和国际物流属于的训练。
教材:《物流英语》,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 物流信息技术★(4学分)
教学要求:物流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物流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技术,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信息管理系统(MIS)、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货代管理系统、电子定货管理系统(EOS)和电子资金转账(EFT)系统等主要物流信息系统。
教材:《物流信息技术应用》,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9. 物流法律法规(4学分)
教学要求:主要讲授物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让学生了解在物流活动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运作规程及法律防范措施。
教材:《物流法律法规》,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10.仓储与配送实务★(4学分)
教学要求:讲授装卸作业、搬运作业、储存作业、分拣作业、复核作业、盘点作业方面的特点、操作规范及合理化措施。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绘制仓储作业流程、实际操作仓储设备。
教材:《仓储管理实务》,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1. 采购实务(4学分)
教学要求:讲授采购的职能与机构;采购市场调查与供应商环境分析;采购计划与预算;采购控制及采购策略; 采购订单与采购合同;采购成本与价格管理;采购绩效评; 国际采购代理业务及风险防范。
教材:《采购业务》,3版,中国财经出版社
12. 物流营销实务(4学分)
对现代物流市场的概况、现代物流营销的内容和特征、物流服务产品市场调查、分析;物流服务产品市场定位;物流服务产品销售操作流程;物流服务产品促销推广设计;物流营销常用报表填写;物流推销技术;物流客户服务与关系管理以及物流营销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物流市场营销原理及方法。
教材:《物流营销实务》,1版,中国物资出版社
13. 供应链基础(4学分)
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的系统构建、供应链组织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营运、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供应链管理与信息技术支持体系、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等
教材:《供应链管理》,1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14.物流案例分析(4学分)
教学要求:通过相关企业的典型的实际运作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辅之以相应的实训,使学生深刻体会现代物流运作基本理论以及不同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并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
教材:《物流案例分析》,2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七、表格
1、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学期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入学军训 | 毕业教育 | 复习考试 | 公益劳动(机动) | 学期周数 | 假期 | 合计 | |
内 容 | 课时 | |||||||||
一 | 16 | ATA培训 | 1周 | 1 |
| 2 | 1 | 21 | 2 | 23 |
二 |
|
|
|
|
| 2 | 1 | 21 | 8 | 29 |
三 | 6 | 装卸搬运实训 | 2/周 |
|
| 2 | 1 | 21 | 2 | 23 |
四 | 12 | 单证处理实训 | 4/周 |
|
| 2 | 1 | 21 | 8 | 29 |
12 | 运输作业实训 | 4/周 | ||||||||
五 | 12 | 物流中心作业实训 | 4/周 |
|
| 2 | 1 | 21 | 2 | 23 |
六 | 1周 | 生产实习 | 30周 |
| 1 |
|
| 18 |
| 18 |
合计 | 33 |
| 25 | 1 | 1 | 10 | 5 | 123 | 22 | 145 |
2、技能训练项目安排表
仓储与配送 技能方向 技能训练项目安排表
序号 | 技能训练项目名称 | 课时数 | 学期 | 校历周 | 教学条件及设施 | 地点 | 考核目标与要求 |
1 | ATA培训 | 18 | 2 | 18 | 计算机房 | 物流机房 | 课程实训考证 |
2 | 装卸搬运实训 | 38 | 3 | 18 | 装卸搬运训练场、叉车、托盘搬运车、液压堆高车 | 叉车训练场 | 获得学分 |
3 | 单证综合实训 | 72 | 4 | 18 | 仓储、运输、国际通关 | 物流机房 | 获得学分 |
4 | 运输作业实训 | 72 | 4 | 18 | 运输系统软件、模拟小车、分拣线、手持终端 | 物流实训中心 | 获得学分 |
5 | 物流中心作业实训 | 72 | 5 | 18 | 仓储系统软件、电子标签、无线手持、POS机 | 物流实训中心 | 获得学分 |
6 | 生产实习 | 540 | 6 |
| 物流企业生产见习 | 物流企业 |
|
3、考证安排表
考证安排表
编号 | 证书名称 | 考证时间 (学期) | 发证部门 | 证书等级 | 备注 |
1 | 计算机ATA | 1 | 市技能鉴定所 | 中级 |
|
2 | 市民英语一级证书 | 2 | 市技能鉴定所 | 一级 |
|
3 | 普通话证书 | 2 | 市语委 | 乙级甲等 |
|
4 | 物流师证书 | 4 | 中物联 | 四级 |
|
其它 |
|
|
|
|
|
4、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物流服务与管理(仓储与配送) 专业方向 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 |||||||||||||||||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学时 | |||||||||||||
总学时 | 学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20周 | ||||||||||||
周 | 周 | 周 | 周 | 周 | 周 | 周 | 周 | 周 | 周 | 周 | |||||||
公共基础课程 | 1 | 德育课 | 必修 | 职业生涯规划 | 36 | 2 | 2 |
|
|
|
|
|
|
|
|
|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36 | 2 |
|
| 2 |
|
|
|
|
|
|
|
|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36 | 2 |
|
|
|
| 2 |
|
|
|
|
|
| ||||
哲学与人生 | 36 | 2 |
|
|
|
|
|
| 2 |
|
|
|
| ||||
限选 | 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教育 | 36 | 2 |
|
|
|
|
|
|
|
| 2 |
|
| |||
2 | 文化课 | 必修 | 语文 | 252 | 14 | 4 |
| 4 |
| 3 |
| 3 |
|
|
|
| |
3 | 数学 | 252 | 14 | 4 |
| 4 |
| 3 |
| 3 |
|
|
|
| |||
4 | 英语 | 252 | 14 | 4 |
| 4 |
| 3 |
| 3 |
|
|
|
| |||
5 | 体育与健康 | 180 | 10 | 2 |
| 2 |
| 2 |
| 2 |
| 2 |
|
| |||
6 | 艺术(美术书法) | 36 | 2 | 2 |
|
|
|
|
|
|
|
|
|
| |||
7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108 | 6 | 3 |
| 3 |
|
|
|
|
|
|
|
| |||
8 | 限选 | 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 | 72 | 4 | 2 |
| 2 |
|
|
|
|
|
|
|
| ||
小计 | 1332 | 74 | 23 | 0 | 21 | 0 | 13 | 0 | 13 | 0 | 4 | 0 | 0 | ||||
专业技能课程 | 9 | 专业平台课程 | 物流地理 | 54 | 3 | 3 |
|
|
|
|
|
|
|
|
|
| |
10 | 货物认知与养护 | 72 | 4 | 3 |
|
|
|
|
|
|
|
|
|
| |||
11 | 物流基础 | 72 | 4 |
|
| 4 |
|
|
|
|
|
|
|
| |||
12 | 物流设施与设备 | 54 | 3 |
|
| 3 |
|
|
|
|
|
|
|
| |||
13 | 运输实务★ | 72 | 4 |
|
|
|
| 4 |
|
|
|
|
|
| |||
14 | 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 | 72 | 4 |
|
|
|
| 4 |
|
|
|
|
|
| |||
15 | 物流专业英语 | 54 | 3 |
|
|
|
|
|
| 3 |
|
|
|
| |||
16 | 物流信息技术★ | 72 | 4 |
|
|
|
|
|
| 4 |
|
|
|
| |||
17 | 物流法律法规 | 72 | 4 |
|
|
|
|
|
|
|
| 4 |
|
| |||
小 计 | 594 | 34 | 7 | 0 | 7 |
| 8 |
| 7 |
| 4 | 0 | 0 | ||||
18 | 专业方向课 | 仓储与配送 | 仓储与配送实务★ | 72 | 4 |
|
|
|
| 4 |
|
|
|
|
|
| |
19 | 采购实务 | 72 | 4 |
|
|
|
|
|
|
|
| 4 |
|
| |||
20 | 物流营销实务 | 72 | 4 |
|
|
|
|
|
|
|
| 4 |
|
| |||
21 | 供应链管理 | 72 | 4 |
|
|
|
|
|
|
|
| 4 |
|
| |||
22 | 物流案例分析 | 72 | 4 |
|
|
|
|
|
|
|
| 4 |
|
| |||
23 | 顶岗实习 | 540 | 30 |
|
|
|
|
|
|
|
|
|
| 30 | |||
小 计 | 900 | 20 |
|
|
|
| 4 |
| 0 |
| 16 |
|
| ||||
任选(综合课程) | 24 | 人文类、专业技能类及社会实践活动 | 音乐欣赏 | 36 | 2 |
|
| 2 |
|
|
|
|
|
|
|
| |
25 | 情绪管理 | 36 | 2 |
|
|
|
| 2 |
|
|
|
|
|
| |||
26 | 装卸搬运实训 | 36 | 2 |
|
|
|
| 2 |
|
|
|
|
|
| |||
27 | 单证处理实训 | 72 | 4 |
|
|
|
|
|
| 4 |
|
|
|
| |||
28 | 运输作业实训 | 72 | 4 |
|
|
|
|
|
| 4 |
|
|
|
| |||
29 | 物流中心作业实训★ | 72 | 4 |
|
|
|
|
|
|
|
| 4 |
|
| |||
小计 | 324 | 18 | 2 | 0 | 0 | 0 | 4 | 0 | 8 | 0 | 4 | 0 | 0 | ||||
其他教育活动 |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 30 | 1 |
| 1周 |
|
|
|
|
|
|
|
|
| |||
军训 | 30 | 1 |
| 1周 |
|
|
|
|
|
|
|
|
| ||||
毕业教育 | 30 | 1 |
|
|
|
|
|
|
|
|
|
| 1周 | ||||
小计 | 90 | 3 |
| 2周 |
|
|
|
|
|
|
|
| 1周 | ||||
合 计 | 3240 | 149 | 29 | 2周 | 30 |
| 29 |
| 28 |
| 28 | 0 | 31周 | ||||
课时数比例 | 公共基础课程 | 40.9% | |||||||||||||||
专业技能课程 | 46.4% | ||||||||||||||||
任选(综合课程) | 9.9% |
八、专业核心课程标准(附件1)
九、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36;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5%,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3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20%-30%,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2.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物流或管理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物流师”职业资格。
3.学校要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要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十、学校所具备的本专业的实训(实验)设备及数量。
主要专业设备 | 数 量 |
第三方物流系统 | 1 |
国际物流软件系统 | 1 |
物流实战推演系统 | 1 |
大型考试系统平台 | 1 |
全真情境角色扮演软件-供应链系统 | 1 |
HP微型计算机 | 52 |
络捷斯特国际单证管理系统软件 | 1 |
DELUX微型计算机 | 1 |
PARTNER 电子收款机 | 7 |
清华同方微型计算机 | 8 |
联想微型计算机 | 9 |
TSC条码打印机 | 9 |
DATA MAX条码打印机 | 1 |
东方捷码便携式条码检测仪 | 1 |
货位式货架 | 1 |
A.M.C. MANUAL HYDAULIC STACKER | 1 |
亿利达POS收款机 (POS税控收款机) | 3 |
中量型货架 | 1 |
中量型货架 | 1 |
联想微型计算机 | 5 |
CCD监控系统 | 1 |
LED电子显示屏 | 1 |
自动立库系统 | 1 |
生产线系统 | 1 |
LED电子显示屏 | 1 |
手动液压托盘搬运车 | 1 |
TSC条码打印机 | 1 |
RFID无线射频系统 | 2 |
AGV自动引导车 | 1 |
电子标签 | 1 |
无动力滚筒链 | 1 |
流利货架 | 1 |
打包机 | 2 |
无线手持 | 6 |
集装箱 | 2 |
林德电动平衡重式叉车 | 2 |
内燃平衡重式叉车 | 1 |
内燃平衡重式叉车 | 1 |
农工电瓶叉车 | 4 |
笼车 | 10 |
运输管理系统 | 1 |
手持 | 3 |
十一、编制说明
1.本方案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编制。
2.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几点:
(1)根据物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及继续学习的需要设置课程和教学环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突出“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基本思路,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自主设置选修课,确定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条件自主选择课程及专业方向。
3.本校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
(1)落实“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校内学习5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不超过1学期。每学年为56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8周,机动周2周,按28-30学时/周计算;第6学期顶岗实习20周,按30学时/周计算。
(2)第1-4学期集中安排整周教学周(实训周),如德育、体育、艺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时不足省教育厅规定的最低要求时,各校可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补足。
(3)任意选修课程可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针对性开设。以下课程仅供参考:
①人文素质类任选课程:美育基础知识、演讲与口才、文学作品赏析、音乐欣赏、书法、毕业生就业指导、文学名著欣赏、音乐鉴赏、摄影及欣赏、大众健美操等;或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拓展内容。
②专业技能任选课程:装卸搬运作业、单证处理作业、运输作业、物流中心作业等。
③社会实践课程:市场调查、物流企业参观学习、参与短期企业生产实践、实训室综合训练、工学交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