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三年制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审批表(2016)

 

附件3:

 

 

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2016      

 

   汽车运用与维修   

 

    (082500)       

 

专业(技能)方向       汽车机修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学 校(盖章)   南京商业学校  

 

 

填报日期  2016416

 

 

 

 

     

 

一、本表一式二份。审批后,一份学校存档,另一份市职教教研室存档。

二、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若非主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需作调整,由学校分管教学校长审批,并由学校教务处存档备案;若主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需作调整须将调整原因及内容报市职教教研室审批备案,并填报“实施性教学计划调整审批及备案表”

三、计划如需重新修订,须将修订的原因、内容及修订后的计划报市职教教研室审核,市教育局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后的计划仍一式二份分存学校和市职教教研室。

四、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中主要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序号的左上角标注“﹡”。

 

 

 

 

 

 

制定依据

执行国家、省、市文件

本方案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编制。

参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

本方案参照《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

行业专家

意见

汽车维修和制造行业在我国呈现高速增长势头,加之我市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促进汽车保有量大幅上升,维修和制造企业对经过中职教育的毕业生持续大量需求。该校毕业生专业知识系统,实践技能突出,被各大企业争相录用,办学前景良好。

   

1、满足南京地区大量维修企业、4S店及大型汽车企业的人才需求。

2、强化汽车维修装配等内容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汽车机修及汽车维修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业(岗位)面向、继续学习专业

职业(岗位)面向:

汽车机修及汽车维修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继续学习专业:

一、继续学习高职专业:

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2、汽车运用技术

二、继续学习本科专业:

1、汽车服务工程

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遵纪守法的相关能力;

9、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和会话交流能力。

知识结构及要求

1、具有识读简单的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能力。

2、具有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仪表、诊断设备及维修辅助设备的能力。

3、具有正确识别、选用汽车常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运行材料的能力,熟悉常用材料的使用性能。

4、具有辨别主流汽车类型、品牌、级别、车辆使用信息的能力。

5、具有利用汽车专用万用表进行电路故障常规检测的能力。

6、具有规范进行发动机总成的拆装作业的能力。

7、具有汽车底盘系统各总成的拆装作业的能力。

8、具有看懂汽车维修手册、汽车检测仪器上的英语资料的能力。

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的能力;

2、具有对汽车各项使用性能检测的能力;

3、具有车辆故障检查和判断的能力;

4、具有对汽车的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5、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6、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7、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学期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入学军训

毕业教育

复习考试

公益劳动(机动)

学期周数

假期

合计

   

周数

17

军训/入学教育

1

1

 

2

1

20

3

23

18

 

 

 

 

2

1

20

8

28

18

 

 

 

 

2

1

20

3

23

17

汽车维修综合实训

1

 

 

2

1

20

8

28

13

中级工培训与考证

3

 

 

2

1

20

3

23

社会实践

1

岗前培训

1

0

顶岗实习

19

 

 

 

1

20

0

20

毕业教育

1

 

1

合计

58

 

27

1

1

10

6

120

25

145

 

技能训练项目安排

序号

技能训练

项目名称

课时数

学期

校历周

教学条件

及设施

地点

考核目标与要求

1

ATA考证培训

28

1

1

计算机机房

计算机房

获证

2

汽车技能标高

84

34

1

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

合格

3

技能鉴定

84

4

3

考站

考站

获证

4

顶岗实习

570

6

19

实习基地

对口单位

实习

基地

取得

学分

 

 

 

 

 

 

 

 

 

 

考证安排表

编号

证书名称

考证时间

(学期)

发证部门

证书等级

备注

1

计算机ATA

第一学期

市技能鉴定所

中级

 

2

英语考证

第二学期

市技能鉴定所

市民一级

 

3

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

第五学期

市技能鉴定所

中级

 

4

普通话证书

第二学期

市语委

乙级甲等

 

其它

 

 

 

 

 

 

汽车机修专业方向 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18

18

18

18

18

20

17

1

18

0

18

0

17

1

13

5

20

公共基础课程

1

必修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32

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2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36

2

 

 

 

 

2

 

 

 

 

 

 

哲学与人生

34

2

 

 

 

 

 

 

2

 

 

 

 

限选

心理健康、环保教育、

或 职业健康与安全、

26

2

 

 

 

 

 

 

 

 

2

 

 

2

必修

*语文

245

14

4

 

4

 

3

 

3

 

 

 

 

3

*数学

245

14

4

 

4

 

3

 

3

 

 

 

 

4

*英语

245

14

4

 

4

 

3

 

3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6

6

3

 

3

 

 

 

 

 

 

 

 

6

体育与健康

164

10

2

 

2

 

2

 

2

 

2

 

 

7

艺术(美术、音乐)

术、音乐)

26

2

 

 

 

 

 

 

 

 

2

 

 

8

限选

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

60

4

2

 

 

 

 

 

 

 

2

 

 

小  计

1285

74

21

 

19

 

13

 

13

 

8

 

0

专业技能课程

11

专业平台课程

机械制图

70

4

2

 

2

 

 

 

 

 

 

 

 

12

*汽车机械基础

70

4

2

 

2

 

 

 

 

 

 

 

 

13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70

4

2

 

2

 

 

 

 

 

 

 

 

14

汽车材料

34

2

2

 

 

 

 

 

 

 

 

 

 

1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144

8

 

 

4

 

4

 

 

 

 

 

 

16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140

8

 

 

 

 

4

 

4

 

 

 

 

17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

140

8

 

 

 

 

4

 

4

 

 

 

 

18

汽车养护

34

2

 

 

 

 

 

 

2

 

 

 

 

19

汽车装配与制造

34

2

 

 

 

 

 

 

2

 

 

 

 

20

汽车维修综合实训

28

2

 

 

 

 

 

 

 

1

 

 

 

 

    小 计

764

42

8

 

10

 

12

 

12

1

0

 

0

21

专业方向课

汽车

机修

汽车维护

78

5

 

 

 

 

 

 

 

 

6

 

 

22

汽车性能检测

65

4

 

 

 

 

 

 

 

 

5

 

 

23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78

5

 

 

 

 

 

 

 

 

6

 

 

24

中级工培训与考证

84

5

 

 

 

 

 

 

 

 

 

3

 

25

顶岗实习

570

30

 

 

 

 

 

 

 

 

 

 

19

 

   小 计

875

49

0

 

0

 

0

 

0

 

17

3

19

合      计

1639

91

8

 

10

 

12

 

12

1

17

3

19

任选(综合)课程

31

汽车物流

36

2

 

 

 

 

2

 

 

 

 

 

 

32

汽车配件营销

36

2

 

 

 

 

2

 

 

 

 

 

 

33

汽车碰撞评估

34

2

 

 

 

 

 

 

2

 

 

 

 

34

汽车驾驶与安全

34

2

 

 

 

 

 

 

2

 

 

 

 

35

汽车文化

34

2

 

 

 

 

 

 

2

 

 

 

 

36

汽车新技术

26

2

 

 

 

 

 

 

 

 

2

 

 

37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26

2

 

 

 

 

 

 

 

 

2

 

 

38

汽车钣金与喷涂

26

2

 

 

 

 

 

 

 

 

2

 

 

39

汽车英语

26

2

 

 

 

 

 

 

 

 

2

 

 

40

汽车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6

2

 

 

 

 

 

 

 

 

2

 

 

小  计

304

20

0

 

0

 

4

 

6

 

10

 

 

其他教育类活动

41

军训/入学教育

28

1

 

1

 

 

 

 

 

 

 

 

 

42

社会实践

28

1

 

 

 

 

 

 

 

 

 

1

 

43

岗前培训

28

1

 

 

 

 

 

 

 

 

 

1

 

44

毕业教育

28

1

 

 

 

 

 

 

 

 

 

 

1

小  计

112

4

 

1

 

 

 

 

 

 

 

2

1

     总          计

3340

189

29

1

29

0

29

0

29

1

29

5

20

课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1285

专业技能课程

1639

任选(综合)课程

304






















学校对本计划说明

1.本方案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编制。

2.本方案是参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和江苏省教育厅《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制定,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

3.本专业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汽车运用维修及制造领域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本方案落实“2.5+0.5”人才培养过程,学生校内学习5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不超过1学期。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8周,机动周2周,按28-30学时/周计算;第6学期顶岗实习18周,按30学时/周计算。

 

                                           2016 年 4 月 16日

 

南京市职教教研室审定意见

 

 

 

 

 

 

 

 

 

 

 

                                          201   年      月    日

南京市教育局审批意见

 

 

 

 

 

 

 

                                          201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