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南京商业学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中高职衔接 3+3分段培养专业设置调研材料

南京商业学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中高职衔接

3+3分段培养专业设置调研材料


一、项目背景及实施的必要性

我国中高职衔接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虽有一定发展,但还是存在衔接渠道不畅,规模较小,招生制度不完善,更多的是学制上的衔接、粗放性的衔接,内涵性衔接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问题。目前,全国部分省()在中高职衔接模式上进行探索,其中北京市的分级制和广东省、天津市的“三二分段式”较为相似,都是在五年一贯制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上海市的贯通式和江苏省的贯通一体式较为相似,都是在对口升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招生模式的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形式,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职业终身教育体系。

可见,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培养体系,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构建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同时,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文化等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中职和高职学制培养已不能完全适应此种需要,迫切需要创新职业教育学制形式和培养方式。目前我省已有的主要职业教育学制形式有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三年制中职、五年制高职,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对口单招3年制专科、4年制本科,面向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制高职等等。随着全民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继续深造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多数中职学生都有进一步接受高职教育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上升通道不宽,只能选择通过对口单招入学考试方式进入高职学习。因招生计划所限,不少中职学生未能如愿。为了提升学历,只能就读成人专科或成人本科,技能型人才的发展路向严重偏移,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发展。开通中高职3+3分段培养是拓宽技能型人才成长途径,满足技能型人才发展需求,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的新探索。

在课程衔接方面,“3+3”分段培养模式具有先天的独特优势,可以通过六年这样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培养进行较为系统的设计。在高职发展历史上,一段时期也曾经实行3+3分段培养,但囿于当时对中高职衔接的认识所限,加之对中职学校的选择把关不严,由一些场地、师资、实训等办学条件较弱的中职学校承担学生前3年中职阶段的培养任务,导致学生在中职阶段培养质量不高,延缓了中高职贯通衔接分段培养的推进进程,培养效果受到影响,中高职之间的衔接未能充分实现。我省五年制高职的现有举办主体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各地的分院和办学点。这些分院和办学点大多为尚属中职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在江苏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进程中,试点由全日制普通高校层次的高职学院牵头举办中高职3+3分段培养的职业教育,明确由高职院校牵头,省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参与,以保证中高职贯通衔接分段培养的办学质量。这有利于形成五年制高职举办主体之间一定的办学竞争,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完善高职教育布局结构,促进高职举办院校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南京市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793.48亿元,增长15.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87.09亿元,增长15.9%。餐饮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餐饮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大众消费的逐渐上升,由此产生了对餐饮职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从总量和结构方面对餐饮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餐饮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餐饮职业教育体系,为南京市酒店、餐饮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加强中高职衔接,构建南京现代烹饪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烹饪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南京餐饮、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1.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基本思路

该项目试点基于整体设计,各方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权益,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探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途径;在职教体系内通过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为中、高职毕业生继续发展提供通道,同时为改革招生考试方式积累经验。分段培养使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计划,灵活出口,学生学完中职或高职的课程可以毕业、就业;与此同时,两个阶段的教学计划有机衔接,合作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贯通教学体系,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序衔接,便于学生继续高一阶段的教育的学习;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前3年)享受中职学生的各项待遇,3年后升入高等学校享受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的各项待遇。

2.试点院校办学基础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隶属于江苏省旅游局,是专业培养旅游人才的公办全日制高职院,素有“中国旅游人才摇篮”和“中国酒店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成为江苏省旅游业最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紧紧围绕“大旅游”设置专业,努力把旅游专业做细做精,做出影响。学院下设4个学院、2个系和1个部,分别为烹饪与营养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国际旅游系、人文艺术系、基础课部、继续教育学院。 拥有2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到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和部分新兴旅游业态。其中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烹饪工艺、西餐烹调工艺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托,2004年,学院成为江苏省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组长单位,率先在全省开始了新一轮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改革。2005年,该专业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了“三以一化”(即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化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和模块化)的项目课程体系改革,有力推动了以烹饪原料为主线的项目课程改革与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创新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成果还荣获全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2012年,烹饪实训基地被遴选为江苏省内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实训基地;此外,该专业还是省内高职院校中第一个可视化烹饪剧院实训基地单位,第一个成立烹饪与营养研究所单位,第一个设立分子烹饪实验室单位,第一个建立食品营养监测实验室单位。

南京商业学校烹饪专业开办于1984年,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烹饪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南京市首批“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具有较强的实力,做为省级示范与品牌专业与南京市旅游职业学院相衔接。同时,是江苏省餐饮职教集团成员。烹饪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5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国家级烹饪大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人,100%为双师型教师,技能证书等级均在高级工以上。

南旅院烹饪与营养学院是南京旅游职业学院1978年建校时最早开设的三大专业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开设中式烹饪、西式烹饪、中西面点、营养配餐和餐饮管理5个专业。《烹饪工艺》和《西餐烹调工艺》课程为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江苏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22人,其中副教授以上3人,均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均在国外交流、研修、讲学、工作过一年以上,并在国内三、四星级以上的饭店担任过总厨师长、行政总厨,具有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院内教师每年担负全国饭店总经理、总厨师长培训班的授课任务。近年来多位教师担任全国烹饪大赛的指导教师,担任项目课程的技术总监,骨干实训教师均为星级酒店指导顾问,年轻教师均到星级酒店定岗挂职,学院不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赴香港、意大利、迪拜、新西兰等地参加国际交流学习。烹饪与营养研究所为全国数十家酒店餐饮、厨房进行管理、咨询和新产品开发。

长期以来,南京商业学校领导班子对中高职3+3贯通衔接分段培养项目高度关注,全力参与申报工作,希望以试点项目为纽带,全面提升学校试点专业建设水平,合作意愿极为强烈。参与试点的专业均为参与院校的重点专业,具有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影响力,这为中高职衔接奠定了扎实的办学基础。且中职学校普遍希望通过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带动中职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扩大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合作开发适合的技能训练教材,丰富课程资源,参与试点的中职学校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强烈愿望为试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不竭的合作动力。

综上所述,由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牵头,南京商业学校参与的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高职3+3分段培养”烹饪工艺与营养试点项目从市场需求、中高职衔接改革、合作院校师资实训条件等方面都已极为成熟,极为必要且现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