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网站>
- 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
- 验收材料>
- M2人才培养>
- M2-3教学改革>
- M2-3-1综合培养
1.1三年中职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9.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检修(051700)
专门化方向:发动机装配与检修、汽车装配与调试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车辆改装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具有分析和解决汽车构造与检修技术问题的能力,能从事汽车整车装配作业、汽车零部件检验与整车装配过程中的过程检验、整车下线检查和调试、汽车发动机装配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 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要求 | 继续学习专业 | |
发动机装配与检修 | 发动机装配 生产质检 发动机热试 发动机返修 | 汽车维修中级工 汽车装配中级工 | 高职: 1.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2.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 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本科: 1.交通运输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汽车装配与调试 | 整车总装 整车调试 整车返修 焊接 涂装 | 汽车维修中级工 汽车装配中级工 汽车维修钣金工中级工 汽车维修漆工中级工 |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能正确处理群体关系,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面对未来,面对社会的能力。
2. 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行业通用能力:
①识读图样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器原理图、接线图;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的能力。
②工量具、机电设备使用能力:具有常用汽车生产工具、量具选用的能力;具有识读常用机电设备常用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操作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③车辆装配能力:具有识读发动机、整车装配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汽车发动机装配的能力;具有整车装配的能力。
④整车检修能力:具有识读和查阅发动机、整车常见故障维修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发动机、整车检测仪器操作的能力。
⑤汽车焊接能力: 具有车辆焊接常用仪器、设备使用的能力;具有车辆焊接的能力。
⑥汽车涂装能力:具有车辆涂装常用仪器、设备使用的能力;具有车辆涂装的能力;具有调色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①汽车新能源技术:具有新能源汽车装配的能力;具有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使用的能力;具有新能源汽车检修的能力。
②汽车改装:具有汽车机械改装的能力;具有汽车线路改装的能力;具有发动机性能改装的能力。
③产品营销:具有产品营销能力;具有售后服务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1.课程结构
2.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期 | 学期周数 | 教学周数 | 考试 周数 | 机动 周数 | |
周数 |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 ||||
一 | 20 | 18 | 1(军训) | 1 | 1 |
1(入学教育) | |||||
1(钳工实训) | |||||
二 | 20 | 18 | 1(电工实训) | 1 | 1 |
三 | 20 | 18 | / | 1 | 1 |
四 | 20 | 18 | 2(中级工实训) | 1 | 1 |
五 | 20 | 18 | 1(社会实践) | 1 | 1 |
六 | 20 | 20 | 1(毕业教育) | / | / |
19(顶岗实习) | / | / | |||
总计 | 120 | 110 | 27 | 5 | 5 |
七、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时数 | ||||||||||||
学分 | 总学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20周 | |||||||||||
15周 | 3周 | 17周 | 1周 | 18周 | 16周 | 2周 | 17周 | 1周 | 20周 | |||||||
公共基础课 | 1 | 德育课 | 必修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0 | 2 |
|
|
|
|
|
|
|
|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4 |
|
| 2 |
|
|
|
|
|
|
|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
|
|
| 2 |
|
|
|
|
| ||||
哲学与人生 | 2 | 32 |
|
|
|
|
| 2 |
|
|
|
| ||||
限选 | 心理健康 | 2 | 34 |
|
|
|
|
|
|
| 2 |
|
| |||
职业健康与安全 | ||||||||||||||||
环保教育 | ||||||||||||||||
2 | 文化课 | 必修 | 语文 | 14 | 232 | 4 |
| 4 |
| 4 | 2 |
|
|
|
| |
3 | 数学 | 11 | 198 | 3 |
| 3 |
| 3 | 3 |
|
|
|
| |||
4 | 英语 | 11 | 198 | 3 |
| 3 |
| 3 | 3 |
|
|
|
| |||
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7 | 128 | 4 |
| 4 |
|
|
|
|
|
|
| |||
6 | 体育与健康 | 9 | 166 | 2 |
| 2 |
| 2 | 2 |
| 2 |
|
| |||
7 | 艺术(美术、音乐) | 2 | 30 | 2 |
|
|
|
|
|
|
|
|
| |||
8 | 限选 | 物理 | 2 | 30 | 2 |
|
|
|
|
|
|
|
|
| ||
9 | 化学 | 2 | 34 |
|
| 2 |
|
|
|
|
|
|
| |||
10 | 任选课程 | 7 | 133 | 2 |
| 2 |
| 1 |
|
| 3 |
|
| |||
小计 | 74 | 1315 | 24 |
| 22 |
| 15 | 12 |
| 7 |
|
| ||||
专业技能课程 | 11 | 基础平台课程 | 汽车机械常识 | 3 | 60 | 4 |
|
|
|
|
|
|
|
|
| |
12 |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 4 | 68 |
|
| 4 |
|
|
|
|
|
|
| |||
13 | 汽车专业英语 | 2 | 34 |
|
|
|
|
|
|
| 2 |
|
| |||
14 | 汽车生产物流管理 | 2 | 34 |
|
|
|
|
|
|
| 2 |
|
| |||
15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5 | 90 |
|
|
|
| 5 |
|
|
|
|
| |||
16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5 | 90 |
|
|
|
| 5 |
|
|
|
|
| |||
17 |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 | 5 | 90 |
|
|
|
| 5 |
|
|
|
|
| |||
小计 | 26 | 466 | 4 |
| 4 |
| 15 |
|
| 4 |
|
| ||||
18 | 技能方向课程 | 发动机装配与检修 | 发动机装配与调试 | 5 | 96 |
|
|
|
|
| 6 |
|
|
|
| |
19 | 发动机测试技术 | 4 | 64 |
|
|
|
|
| 4 |
|
|
|
| |||
20 | 汽油直喷发动机技术 | 5 | 96 |
|
|
|
|
| 6 |
|
|
|
| |||
21 | 电控柴油机技术 | 6 | 102 |
|
|
|
|
|
|
| 6 |
|
| |||
22 |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 6 | 102 |
|
|
|
|
|
|
| 6 |
|
| |||
23 | 发动机装配维修技术 | 4 | 68 |
|
|
|
|
|
|
| 4 |
|
| |||
24 | 汽车装配与调试 | 汽车焊接技术 | 5 | 96 |
|
|
|
|
| 6 |
|
|
|
| ||
25 | 汽车涂装技术 | 5 | 96 |
|
|
|
|
| 6 |
|
|
|
| |||
26 | 汽车总装与调试技术 | 7 | 132 |
|
|
|
|
| 4 |
| 4 |
|
| |||
27 |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 | 6 | 102 |
|
|
|
|
|
|
| 6 |
|
| |||
28 |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 6 | 102 |
|
|
|
|
|
|
| 6 |
|
| |||
小计 | 29 | 528 |
|
|
|
|
| 16 |
| 16 |
|
| ||||
29 | 专业任选课程 | 专业类选修课 | 12 | 181 | 2 |
| 4 |
|
| 2 |
| 3 |
|
| ||
30 | 社会实践 | 1 | 30 |
|
|
|
|
|
|
|
| 1周 |
| |||
小计 | 13 | 211 | 2 |
| 4 |
|
| 2 |
| 3 |
|
| ||||
钳工实训 | 1.5 | 30 |
| 1周 |
|
|
|
|
|
|
|
| ||||
电工实训 | 1.5 | 30 |
|
|
| 1周 |
|
|
|
|
|
| ||||
中级工实训 | 3.0 | 60 |
|
|
|
|
|
| 2周 |
|
|
| ||||
顶岗实习 | 29.0 | 570 |
|
|
|
|
|
|
|
|
| 19周 | ||||
小计 | 35 | 690 |
|
|
|
|
|
|
|
|
|
| ||||
其他教育活动 | 军训 | 1 | 30 |
| 1周 |
|
|
|
|
|
|
|
| |||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 1 | 30 |
| 1周 |
|
|
|
|
|
|
|
| ||||
毕业教育 | 1 | 30 |
|
|
|
|
|
|
|
|
| 1周 | ||||
小计 | 3 | 90 |
|
|
|
|
|
|
|
|
|
| ||||
合 计 | 179 | 3300 | 30 | 3周 | 30 | 1周 | 30 | 30 | 2周 | 30 | 1周 | 20周 |
注:1.总学时3300.其中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占比约36.7%,专业技能课(含军训、毕业教育、钳工实训、电工实训、中级工实训、顶岗实习)占比约52.8%,任选课(含社会实践)占总学时的比例10.4%,其中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4:6。
2.总学分179。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计1学分;军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钳工实训、电工实训、中级工实训、顶岗实习等活动1周计1.5学分。
3. 职业生涯规划2学时可用主题班会代替。
八、专业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课时) | 主要内容 | 能力要求 |
汽车机械常识 (60) | 1.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 2.常用零件的画法 3.极限与配合的有关术语及定义 4.力学基础知识 5.平面汇交力系 6.摩擦与润滑 7.刚体的定轴转动 8.液压传动参考文献 | 1.具有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与强度计算方法的能力 2.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 3.熟悉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及标准 4.了解液压传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5.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动作的能力 6.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68) | 1.安全用电及触电急救 2.直流电路 3.电容与电感 4.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5.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6.常用电器 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8.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9.常用半导体器件 10.整流及滤波电路 11.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1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13.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 1.能进行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 2.熟悉电工电子的操作规程 3.能熟练使用电工工具和电工电子仪表 4.会查阅电工手册及相关资料,会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5.会利用欧姆定律进行基本电路的分析和必要的计算;会对典型传感器和基础电路进行测试 6.掌握电磁感应基本知识;掌握直流电机和交流牵引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掌握高压断路器等高压元件的作用,掌握逆变器的基本原理
|
汽车生产物流管理 (34) | 1.汽车生产物流概述 2.汽车物流模式 3.汽车生产工厂选址与精益布局 4.汽车车间物流设计与管理 5.汽车生产物流计划 6.汽车生产物料运行管理 7.汽车生产物料品质管理 8.汽车生产物流设备管理 9.汽车生产物流现场管理 10.汽车生产物流绩效评价 | 1.了解汽车生产物流管理的内容及物流控制 2.了解企业物流运作模式 3.掌握汽车生产工厂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 4.掌握汽车车间物流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5.了解汽车生产物流需求计划计算方法 6.掌握物流生产运作各环节的管理 7.掌握生产物流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 8.掌握生产物流管理现场的规范性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90) | 1.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 2.曲柄连杆机构 3.配气机构 4.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5.润滑系 6.冷却系 7.发动机拆装工艺与磨合 8.汽车发动机的装配和调整 | 1.了解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2.掌握汽车发动机各部分组成、原理及检修方法 3.能进行发动机的拆装 4.会进行汽车发动机简单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90) | 1.汽车底盘各系统 2.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3.汽车底盘合理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掌握汽车底盘拆装的方法 2.掌握正确使用、操作汽车底盘维修与检测工具和设备的方法 3.掌握检测、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方法 4.掌握汽车底盘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方法 5.掌握自我学习新知识、适应汽车底盘新结构和新技术发展变化的方法 |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 (90) | 1.汽车电源系 2.汽车起动系统 3.汽车点火系统 4.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 5.汽车辅助电器设备 6.全车电路 | 1.掌握汽车电源供应系统、起动系统、车辆点火系统的结构 2.掌握汽车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蓄电池的检测、蓄电池的充电、交流发电机的检测、起动机的检测 4.了解起动机、点火系统的故障排除 |
发动机装配与调试 (96) | 1.发动机装配工艺要求 2.发动机磨合工艺要求 3.发动机调试工艺要求 | 1.掌握发动机装配的工艺技术要求 2.掌握发动机磨合的工艺要求 3.掌握发动机调试的工艺要求 |
发动机测试技术 (64) | 1.测试系统基础知识 2.功率测量 3.转速测量 | 1.掌握发动机测试系统的组成及测量方法 2.掌握发动机功率测量方法 3.掌握发动机转速测量方法 |
汽油直喷发动机技术 (96) | 1.汽油直喷发动机(FSI)简介 2.FSI基本原理与工作模式 3.FSI发动机的特点 4.发动机机械部分 5.进气系统 6.燃油系统 | 1.了解汽油直喷发动机基本原理及工作过程 2.了解汽油直喷发动机主要优缺点 3.掌握汽油直喷发动机进气系统 4.掌握汽油直喷发动机燃油系统 5.了解个别汽车汽油直喷发动机工作过程 |
电控柴油机技术 (102) | 1.柴油机电控技术概述 2.柴油机电控系统中的传感器 3.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4.电控柴油机进气系统相关技术与控制原理 5.几种常见车型柴油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 | 1.了解电子控制直列泵燃油系统和电子控制柱塞式分配泵系统的工作原理 2.掌握柴油机电控系统中常见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了解低排放燃油喷射系统设计原理 4.掌握电控柴油机中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可变气门驱动系统、进气预热系统等控制原理 5.掌握柴油机共轨系统原理 6.了解柴油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思路 |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102) | 1.发动机故障诊断基础 2.发动机异响故障 3.电控汽油喷射式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 4.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5.发动机功率不足故障 6.加速不良故障 7.耗油量大、排放超标故障 8.发动机过热故障 9.冷车时机油灯不亮、热车后机油灯亮故障 10.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1.认识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和一般流程 2.掌握气门和正时齿轮异响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3.掌握燃油泵和无高压电引起的不能起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4.掌握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抖动、易熄火、急加速不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5.掌握发动机功率不足故障诊断与排除 6.掌握汽车加速不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7.了解汽车耗油量大、排放超标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8.掌握发动机过热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9.了解冷车时机油灯不亮、热车后机油灯亮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
发动机装配维修技术 (68) | 1.发动机维修的基本理论 2.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3.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维修技术与设备 4.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维修技术与设备 5.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修 6.发动机润滑系统维修技术 | 1.了解发动机故障种类和简单维修设备 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检验方法与维修 3.掌握气门传动组拆装要点与维修 4.掌握燃油供给系总成及调试 5.了解发动机冷却系检修 6.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检修 |
汽车焊接技术 (96) | 1.认识各种常见金属材料 2.实施常用高温焊接技术 3.实施气割技术 4.实施加热矫正技术 5.实施钎焊操作技术 | 1.认识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2.掌握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3.掌握气割原理及技术要求 4.掌握加热矫正原理及技术要求 5.掌握钎焊原理及技术要求 |
汽车涂装技术 (96) | 1.涂装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底涂层涂装 3.中间涂层涂装 4.面漆喷涂前准备 5.面涂层涂装 6.涂膜处理与缺陷防治 7.汽车涂装安全与环保
| 1.掌握熟悉常见汽车修补涂装工艺流程 2.掌握车身涂膜损坏程度的检查方法,能根据涂膜的损坏程度确定车身的修补涂装工艺 3..熟悉车用各种底漆的特性及选用原则以及调制方法 4.能熟练地进行车身底漆的喷涂 5.能根据车身底材正确选用原子灰 6.掌握喷漆房、烤漆房和烘干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并能进行涂装操作 7.掌握涂料颜色调配的方法和调色工具的使用 8.能熟练进行汽车修补涂装操作 9.能够对厂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 |
汽车总装与调试技术 (132) | 1.汽车装配原理 2.整车调试方法 3.调试设备的使用及维修 | 1.熟练掌握汽车各部分装配方法 2.掌握汽车底盘调试技术 3.掌握发动机调试技术 4.掌握汽车底盘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5.掌握汽车发动机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 (102) | 1. 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找出合理使用汽车的基本途径 2. 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有关汽车维修质量及汽车检测管理的一些相关政策和法规知识 3. 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内容、目标及意义 4. 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5.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 1. 能正确使用常用检测仪器、仪表和设备 2. 掌握检测结果分析,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正确处理的技术方案 3. 能合理使用汽车 4.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相关法规要求 |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102) | 1.汽车故障诊断 2.汽油发动机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3.柴油发动机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4.汽车底盘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5.汽车电器及附属装置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 1.会操作汽车故障诊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 2.会对发动机无法起动、怠速不良、动力不足的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 3.掌握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4.掌握液压制动系统制动效能不良、汽车转向 5.掌握车轮动平衡、前轮侧滑量的检验 6.前照灯的检查与调整 7.空调系统制冷不良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8.安全气囊(SRS)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
九、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36;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5%,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3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40%,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2. 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交通运输类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要求,如汽车维修高级工、汽车维修电工高级工等。
3.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每班原则上按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基地的配置如下:
教学功能室 | 主要设备名称 | 数量(台/套) | 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
钳工实训 | 1.台虎钳;工作台;钳工工具和通用量具、常用刀具 | 35 | / |
2.台式钻床及平口钳 | 8 | 最大钻孔直径:≥12 mm | |
3.摇臂钻床 | 2 | 最大钻孔直径:≥25 mm | |
4.砂轮机 | 4 | / | |
5.平板、方箱 | 10 | / | |
电工实训 | 1.示波器 | 8 | / |
2.信号发生器 | 8 | / | |
3.直流稳压电源 | 8 | 220V输出是可变电源 | |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 | 1.发动机主要零部件 | 4 | / |
2.发动机总成及翻转台架 | 4 | 能展示发动机结构和相对位置的发动机总成 | |
3.发动机拆装、检测常用工、量具,专用工具等 | 4 | / | |
汽车底盘拆装实训 | 1.手动变速器 | 4 | 能满足教学需要的二轴或三轴式变速器总成 |
2.驱动桥 | 4 | 前轮或后轮驱动桥 | |
3.离合器 | 4 | / | |
4.转向机 | 4 | 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齿条式、蜗轮蜗杆式转向机总成 | |
5.万向节 | 4 | / | |
6.常用工具、专用工具 | 4 |
| |
汽车电器实训 | 1.车身电器实验台 | 4 | 能实施汽车照明、信号、仪表、雨刮、点火系统的系统线路连接及检测实践教学的需要 |
2.起动机 | 4 | / | |
3.发电机 | 4 | / | |
柴油发动机拆装实训 | 1.柴油机总成及翻转台架 | 4 | 能展示柴油发动机结构和相对位置的柴油发动机总成 |
2.拆装检测常用工、量具 | 4 | / | |
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 | 1.电控发动机原理实验台 | 4 | 能满足绝大部分传感器、线路检测需要的实验台架 |
2.发动机故障诊断仪 | 4 | 能读取发动机主要数据 | |
3.常用工量具 | 4 | / | |
汽车焊接实训 | 1.气体保护焊机 | 2 | 能实施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教学要求 |
2.手持电阻点焊机 | 2 | 额定初级电压380V,最大短路电流12000A,焊接范围一般为0.3—3mm | |
3.强力拉铆枪 | 4 | 适用Φ3.2、Φ4.0、Φ4.8铆钉及硬质铆钉 | |
4.成套车身修复工具 | 4 | / | |
汽车涂装实训 | 1.面漆噴枪 | 4 | 可选口径Φ1.1mm、Φ1.3mm、Φ1.5mm、Φ1.8mm,工作压力3-7bar,喷幅180-280mm,漆灌容量400cc左右 |
2.单动打磨机 | 4 | ·转速2500-3000转/分钟,磨削盘直径70-125mm | |
3.光源对色灯 | 1 | 五光源对色箱 | |
4.电子调漆设备 | 1 | 电子秤 | |
5.气动磨灰机 | 4 | 空转转数11000转/分钟左右,底盘孔数6孔或9孔,直径150mm左右 | |
整车检测实训 | 1.整车检测实验台 | 1 | 能实施汽车制动实验、灯光实验、侧滑实验、动力性实验等实验需要的检测仪器 |
2.尾气分析仪 | 1 | 能检测汽车尾气中的CO/CO2/HC/02 | |
整车拆装 | 1.整车 | 2 | 能满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悬架、车身拆装需要 |
2.整车拆装常用工具 | 2 | / | |
汽车故障诊断实训 | 1.整车 | 2 | 能正常启动的整车 |
2.发动机故障诊断仪 | 2 | 能读取汽车主要数据 | |
3.汽车故障诊断常用工具 | 2 | / | |
中级工实训 | 1.量缸表套装 | 4 | / |
2.转向机 | 4 | 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齿条式、蜗轮蜗杆式转向机总成 | |
3.缸体 | 4 | 没有任何附件的缸体 | |
4.电控发动机台架 | 4 | 能满足绝大部分传感器、线路检测需要的实验台架 | |
5.发动机检测设备 | 4 | 能读取汽车主要数据 |
十一、编制说明
1.本方案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编制。
2.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几点:
(1)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3.中等职业学校依据本方案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1)落实“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校内学习5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不超过1学期。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8周,机动周2周,按28-30学时/周计算;第6学期顶岗实习20周,按30学时/周计算。
(2)第1-4学期集中安排整周教学周(实训周、实验周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周),如德育、体育、艺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时不足省教育厅规定的最低要求时,各校可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补足。
(3)任意选修课程可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针对性开设。以下课程仅供参考:
①公共基础任选课程: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艺术欣赏、人类与环境、书法与绘画、职场礼仪与规范、中国文化概论、体育舞蹈、动漫入门。
②专业技能任选课程:思维与技术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资料检索、客户关系管理、汽车驾驶、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汽车新技术、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附录1
开发单位及核心成员名单
牵头单位: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赵奇(项目负责人)、顾明珠
朱永亮(执笔人)、王蓉
参与单位:江宁中等专业学校 叶金鑫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顾雨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冯建东
附录2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 岗位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 | 知识领域 | 能力整合排序 | |
发动机装配与检修 | 发动机装配 | 发动机结构认知 | (1)能读懂发动机结构装配图 (2)能认识发动机各组成部分 | 装配图解读 发动机装配工艺要求 | 1.行业通用能力 (1)具有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器原理图、接线图;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的能力; (2)具有常用汽车生产工具、量具选用的能力;具有识读常用机电设备常用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操作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3)具有识读发动机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汽车发动机装配的能力; (4)具有识读和查阅发动机维修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发动机、整车检测仪器操作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具有新能源汽车装配的能力;具有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使用的能力;具有新能源汽车检修的能力; (2)具有产品营销能力;具有售后服务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
工量具使用 | (1)能认识各专用工具 (2)能正确使用各专用、普通工具 | ||||
发动机装配工艺 | (1)能读懂装配技术要求 (2)能按要求完成发动机装配 | ||||
生产质监 | 发动机装配质量监控 | (1)能熟悉汽车装配各工艺流程 (2)能完成发动机装配过程各工艺完成的质检 | 汽车生产物流现场管理 发动机调试工艺要求 | ||
发动机调试 | (1)能熟悉发动机装配各技术要求 (2)对装配完成的发动机进行调试 | ||||
发动机热试 | 发动机检漏 | (1)掌握发动机机油、冷却液加注位置及量 (1)对已装配的发动机加机油并检查是否有泄露 (2)对已装配的发动机加冷却液并检查是否有泄露 | 发动机功率测量 发动机转速测量
| ||
发动机测试 | (1)能熟练操作发动机测试仪器 (2)能对发动机进行的功率、扭矩测试并能判断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 ||||
发动机返修 | 发动机返修 | (1)能对发动机装配技术要求进行修理 (2)能对发动机各泄露进行修理 (3)能根据技术要求对发动机功率、扭矩进行修理 | 柴油机电控技术概述 柴油机共轨系统原理 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FSI发动机的机构及原理 发动机故障诊断基础 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和一般流程 | ||
汽车装配与调试 | 焊接 | 钣金、焊接工量具使用 | (1)能正确使用钣金、焊接相关工量具 (2)能读懂车辆装配图及装配技术要求 | 高温焊接技术 加热矫正技术 钎焊操作技术 | 1.行业通用能力 (1)具有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器原理图、接线图;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的能力; (2)具有常用汽车生产工具、量具选用的能力;具有识读常用机电设备常用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操作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3)具有识读整车装配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整车装配的能力; (4)具有识读发动机、整车装配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汽车发动机装配的能力;具有整车装配的能力; (5)具有车辆焊接常用仪器、设备使用的能力;具有车辆焊接的能力; (6)具有车辆涂装常用仪器、设备使用的能力;具有车辆涂装的能力;具有调色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具有新能源汽车装配的能力;具有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使用的能力;具有新能源汽车检修的能力; (2)具有汽车机械改装的能力;具有汽车线路改装的能力;具有发动机性能改装的能力; (3) 具有产品营销能力;具有售后服务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
钣金工艺 | (1)能正确操作钣金相关工具 (2)能读懂钣金工艺图及技术要求 (3)能熟练使用钣金技术完成工艺要求 | ||||
整车焊接工艺 | (1)能正确操作焊接相关工具 (2)能读懂焊接工艺图及技术要求 (3)能熟练使用焊接技术完成工艺要求 | ||||
涂装 | 涂装工量具使用 | 能正确操作涂装相关工、量具 | 汽车修补涂装工艺流程 各种底漆的特性及选用原则以及调制方法 车身底漆的喷涂 喷漆房、烤漆房和烘干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 ||
调色 | (1)能正确操作调色相关工、量具 (2)能根据要求完成调色 | ||||
整车喷涂工艺 | 能熟练使用涂装技术完成工艺要求 | ||||
整车总装 | 工量具使用 | (1)能读懂整车结构装配图 (2)能够使用整车装配相关的工量具 | 装配图解读 整车装配工艺要求 整车装配技术要求 | ||
读图 | (1)能读懂汽车整车装配图 (2)能读懂汽车电路图 | ||||
底盘装配工艺 | (1)能正确操作底盘装配的设备和工量具 (2)能读懂底盘装配技术要求 (3)能完成底盘装配工艺 | ||||
车辆内饰装配工艺 | (1)能正确操作内饰装配的设备和工量具 (2)能读懂内饰装配技术要求 (3)能完成内饰装配工艺 | ||||
汽车电路装配工艺 | (1)能读懂电路装配图 (2)能完成电路装配工艺 | ||||
合成装配工艺 | (1)能读懂装配工艺图及技术要求 (2)能独立完成合成装配工艺 | ||||
整车调试 | 汽车性能检测设备使用 | (1)能掌握汽车性能的各技术要求 (2)能正确使用汽车性能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 汽车灯光检测技术 汽车尾气检测技术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技术 汽车侧滑检测技术 整车调试方法 | ||
汽车性能调试 | (1)掌握汽车性能的各技术要求 (2)能正确使用汽车性能检测设备进行调试 | ||||
整车返修 | 整车返修 | (1)能掌握汽车各部分的技术要求 (2)能正确操作整车的各检测设备 (3)对有问题的部位进行检修 | 汽油发动机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汽车底盘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汽车电器及附属装置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