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南京商业学校实习生中期技能答辩案例介绍

实习生中期技能答辩 开业界之先河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一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培养适用于社会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在多年学校实践工作中,我们却发现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企业无从衡量实习生的真实业务水平,无法录用为正式员工;另一方面,学校无法掌握所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企业要求,学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是否达到企业要求,是否符合规范。三方的困惑,急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

一、首创实习生中期技能答辩,开业界之先河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执行不力,特别是毕业实习生的管理脱节,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技能掌握情况缺乏直观的考核量化机制,是造成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在此背景下,南京商业学校在分析研究现行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后,探究解决问题,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中期实践技能答辩为尝试,提升职业学校学生培养质量。这种全新的培养模式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创。

毕业实践教学环节是职业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实践和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问题的演练和自我检验。以南京商业学校中期实践答辩为例,实习生中期实践技能答辩会,开启了南京乃至全省职业教育实习生技能答辩的先河,得到了省市教育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是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实习管理模式新探索。

学校通过实习生实践技能答辩的形式进一步完善学校顶岗实习体制,提高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督促他们更好更快的学习并掌握实践技能,保证毕业实践的质量;同时,也是学校和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有效对接,践行我校“三业三争”教育实践的一个新的探索。

二、实践技能答辩,有助技能提升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提高其专业技能,但是很多实习生只是空有实习形式,却不能真正利用实习机会。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忽略了实习期间的“校企合作”,认为学生只要进入企业实习,就是与企业与社会接轨,学校的作用被淡化,从而缺乏与企业的深度交流合作。恰恰相反,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实习生和企业间的桥梁,更是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的有力后盾,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是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南京商业学校坚持“学业争优、就业争先、创业争新”的三业三争教育,以“能行天下”为校训,以实践技能答辩为尝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切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生的实习管理模式一直是职教学校探索和优化的重要内容,有了对口的实习企业和实习机会,缺乏恰当的实习管理,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实习质量。中期实践技能答辩特意选择在学生实习过程的中间举行,既检测学生前阶段的实习情况,又对学生后阶段实习提出了要求。学生也可以通过中期答辩明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并发现自己所缺乏的技能,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改进自己的实践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成长和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

实践技能答辩有利于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顶岗实习阶段的评价与考核不同于 校内所开设课程的考核,顶岗实习考核的评价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实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实践技能答辩为顶岗实习的评价与考核提供了新思路,促使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考核。把实践技能答辩的成绩纳入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标准规范化科学化,充实学生顶岗实习评价的内容,促进评价的多元和实效性。

三、技能中期答辩,学子各展风采

实习生技能答辩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全面检验和考核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为目标,检查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方法和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是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和评价。南京商业学校的实习生技能答辩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分为中期技能答辩与毕业技能答辩两部分。

技能答辩内容紧贴实习中岗位技能要求、实习工作中的综合素质要求。技能答辩的评委由行业专家、实习企业代表、学校专业课教师三部分组成。技能答辩活动是一次成功的且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尝试,既为学生创造了“真刀真枪”的实训机会,又改变了以往的实习管理方式,也是对实习质量评价方法的创新。技能答辩活动中,学校通过答辩中反馈的信息,收集专家的专业信息,企业对于岗位技能的要求,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依据。同时,学校有针对性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环节与顶岗实习紧密对接,促使各专业根据学校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和企业需求,制定和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建立动态的教学管理过程,进一步提升的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效果。

为了公平公正的了解实习生专业技能水平,南京商业学校联合省市领导、企业专家等进行三方考核。相关人员组成如下:

1、省、市教育部门分管领导

2、市职教教研室:相关专业教研员(旅游、烹饪、会计、计算机、汽车专业教研员)。

3、行业企业领导、专家

4、学校:校级领导、教务主任、系主任、系部教学主任、教研组长、招就办全体人员、相关专业实习生

四、学生技能扎实,答辩成果突出

根据工学结合的相关要求,各系部结合实习生的实际工作需求,制定了符合各系部各专业的答辩方案。答辩分为两个环节,分别是技能展示和专业知识问答。技能展示环节是要求学生的技能展示,再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实践过程进行提问,从实践出发,充分体现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几年的答辩实践,学生们制作的作品精美大方,问答环节对答如流,展现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这些成绩与学生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后期跟踪调查,实习生技能答辩这种教学现实习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给予了充分肯定,用人单位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培养骨干,技能答辩的效果,超过了预期的想象。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习生在玄武饭店技能答辩

财商专业实习生在新百技能答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习生答辩现场

实践证明实习生中期实践技能答辩活动是一次成功的且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尝试,既为学生创造了“真刀真枪”的实训机会,又改变了以往的实习管理方式,也是对实习质量评价方法的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要坚持以素质为本位,以技能为特长;要坚持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实践技能答辩活动,积极发挥专家专业指导员的作用,学校认真听取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意见,收集专家的专业信息,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依据。同时,学校根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环节与顶岗实习紧密对接,促使各专业根据学校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和企业需求,制定和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建立动态的教学管理过程。

五、反思答辩形式,奠定发展方向

虽然学生们娴熟的技能和精湛的工艺展现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但与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这是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市场需求来优化专业教学。比如:图片的后期处理只能反映平面设计专业的同学对PS这门主干课程的掌握情况,而在现实生活中,平面设计更多是要求学生要有整体设计的能力,包括构思、成图、后期处理等。南京商业学校据此进一步改革答辩模式,以便于更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技能答辩是一种先进、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实践技能答辩不仅有效地检查和检验学生的实习情况,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实现顶岗实习的目标,也进一步深化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同时促进工与学的结合;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一项开创性教育教学方式,是分析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新探索。南京商业学校将会进一步加强建设力度,将对学生的培养行之有效地落实到实处,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请进来,走出去,把新的理念、新的模式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今后学生实习和就业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南京商业学校

二0一五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