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网站>
- 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
- 验收材料>
- M1基础能力>
- M1-1办学理念>
- M1-1-3发展规划
3.南京商业学校“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南京商业学校
“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016-2020年是南京商业学校提档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加快人才与师资队伍的建设步伐,有效提升人才与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整体实力,更好地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科技开发、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需要与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根据我校总体发展规划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及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近几年,学校通过人才引进、人事制度改革、师资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与特点,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中心,坚持以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为重点,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1、名师立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了汤向阳财会名师工作室。江苏省特级教师汤向阳带领几位教师认真钻研业务,开发校本课程。由于我校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近三年聘用的年轻教师有一百多人,充实了教师队伍,优化了教师学历、职称及年龄结构。
2、以老带新,以强带弱。进一步强化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每年开展“师徒结对”工作,让老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成效显著,青年教师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实践能力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突出的卞辉老师在师傅张晓兰的指导下,获得省两课评比中获得研究课的好成绩。
3、着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校大力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实践活动,鼓励教师跨界授课。从而提高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使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进一步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南京商业学校实行系部二级管理,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加大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重实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倾斜,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教师遴选制度、师生互选制度,逐步健全完善了教师考核制度、进修培训制度等。
5、教研科研水平得到提升。“十二五”期间,学校教研、科研取得多项成果。多项省级立项课题、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和获奖。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收获颇丰,获得省级、国家级专业奖项20余项。形成了良好的教研、科研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1.在广大教师、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把握还不够全面、透彻,“学科教育”的思想还较为严重;运用职业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的自觉性还不高;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思路还需进一步明晰。
2.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均难以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业务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二、“十三五”师资建设目标
南京商业学校“十三五”期间将升格为高职校。我们将以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为标准,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目标,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实施教师职称学历提升、师资培训和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着力于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建立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
(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学历结构
我校目前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为18%,青年教师中硕士学位人员占25%。2020年要使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30%以上,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达到35%。
2、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比例方面,我校专任教师队伍高级职称人员占24%,中级职称人员占34%。到2020年,专任队伍高级职称人员须达到36%(规定比例),中级职称人员须达到44%(规定比例)。
3、专兼职结构
在现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比例,优化教师队伍专兼职结构。使专业课、实践课兼职教师数量及质量达到高职院校要求。
4、双师素质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对双师素质教师进行认定。2020年,学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
(二)师资队伍素质建设目标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全校教师树立热爱祖国统一、热爱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专业知识和教学素质方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创新、开放的进取意识,有一定的实践背景与能力,能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注重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支持教师参加科技开发和科技推广,科研、教学相互促进。。
(三)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目标
进一步完善专业带头人培养、聘任办法。建立和完善“选拔专业带头人”、“选拔中青年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与指导”等各项制度,组建学术团队,形成学术梯队。至2020年培养引进一批中青年专业骨干,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使我校师资队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教育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去。
(二)进一步提高待遇
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教师待遇,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步伐
通过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办法,使教师队伍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聘用一批技能扎实、师德优良的教师;积极探索实现聘任制和人事代理办法,采取灵活的用人制度。
本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科学、合理的搞好各学科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任。尽快解决师资队伍不足和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通过系部二级管理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对不同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不同情况拉开分配差距,奖优罚劣,搞活内部分配,提高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
4、根据教师的岗位要求,制定科学、可行、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公开、客观、全面的原则,严格日常教学考核和定期技能考核、年终全面考核,以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惩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
5、对在现岗位任职期间教学科研做出突出成绩者,要给予鼓励;对在现岗位上不能履行职责或违反校纪校规的要及时批评教育或高职低聘,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者按规定予以解聘。
(四)进一步完善、健全制度
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量化评审制度,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和人才开发机制。要突出业绩,破除论资排辈思想;要坚持公开、公正原则和透明的办事程序,鼓励公平竞争,促使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五)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进校前要严格考核;进校后除进行岗前培训外,还要完善师徒结对工作,选派优秀的中青年专业骨干对他们在职业道德、专业理论、教学技能等方面进行专人培养。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和教学的能力。注重对青年教师中比较优秀的专业教师的培养,从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给他们锻炼、实践的机会,使青年教师既能灵活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六)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专兼职结构
继续选聘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行业一线技能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某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任务,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专兼职结构。
(七)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
明确专业带头人是专业方向的责任人。选拔一批治学严谨、师德优良、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担任专业带头人。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展文化交流、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或任客座教授,扩大对外合作的范围和领域,提高学术水平,营造学术气氛。
(八)经费投入
为保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学校要投入足够经费。在财务预算中建立人才基金、学术交流经费、科研启动费及青年教师外出进修等专项支出帐户,定期拨付,专款专用。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