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网站>
- 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
- 验收材料>
- M1基础能力>
- M1-1办学理念>
- M1-1-1办学宗旨
7.中等职业学校“三业三争”教育实践研究鉴定申请书
附件一
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鉴定申请表
课题批准号:
课题名称:中等职业学校“三业三争”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 殷树凤
所在单位: 南京商业学校
填表日期: 2014年11月27日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制
二0一四年九月
课题主持人 | 殷树凤 | 职务、职称 | 校长、中学高级 | |||
通讯地址 | 南京市鼓楼区嫩江路36号 | 邮编 | 210036 | |||
联系电话 | 13675152858 | 电子信箱 | Yshf18@163.com | |||
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 | ||||||
姓名 | 所在单位 | 职务、职称 | 承担任务 | |||
殷树凤 | 南京商业学校 | 校长、 中学高级 | 全面统筹课题研究 | |||
丁卫刚 | 南京商业学校 | 副校长、 高级讲师 | 负责子课题研究 | |||
陶 立 | 南京商业学校 | 副校长、 中学高级 | 负责子课题研究 | |||
汤向阳 | 南京商业学校 | 副校长、 中学高级 | 负责子课题研究 | |||
孟南奇 | 南京商业学校 | 社区学院主任、中学高级 | 参与“就业争先”子课题研究 | |||
姚庆华 | 南京商业学校 | 办公室主任、 中学一级 | 参与“就业争先”子课题研究 | |||
杨 健 | 南京商业学校 | 信息工程系主任、中学高级 | 参与“创业争新”子课题研究 | |||
鲍亚伟 | 南京商业学校 | 财经商贸系主任、中学一级 | 参与“学业争优”子课题研究 | |||
尤德胜 | 南京商业学校 | 旅游管理系主任、中学高级 | 参与“创业争新”子课题研究 | |||
李 耘 | 南京商业学校 | 财商系副主任、中学高级 | 参与“学业争优”子课题研究 | |||
注:课题组主要成员一般不得超过10人。
一、基本情况
提交 鉴定 成果 目录 | 成 果 主 件 | 《中等职业学校“三业三争”教育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 |
成 果 附 件 | 一、《读行天下》特色教材 二、《礼行天下》特色教材 三、课题相关论文集 1.殷树凤.学业争优 就业争先 创业争新——南京市鼓楼中等专业学校“三业三争”教育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2013年1月. 2.殷树凤.中职校开展“三业三争”教育实践初探——以南京市鼓楼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4月. 3.殷树凤.浅析语文阅读教学中中职生三种习惯的养成[J].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12月. 4. 殷树凤.抓“三业” 促转型——南京商业学校的经验[J].江苏教育.2014年1月. 5. 殷树凤.中职校学生“学业争优”的教育探析——以南京商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4月. 6.2013年11月在江苏省转型发展职教论坛上“抓‘三业’,促转型,谋定而后变”的主题发言稿。 7.汤向阳.销售服务培训课程资源的校企双向开发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4月。 8.汤向阳.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状况和培训需求的调研报告[J].南京终身教育.2013年6月. 9.汤向阳.企业指导进课堂、创新育人新模式的实践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3年11月. 10.汤向阳.基于校企双向互动销售服务培训课程资源开发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12月. | ||
申请鉴定方式 | 1. √通讯鉴定;2.会议鉴定;3.免于鉴定 (请在对应的序号上打上“√”) | ||
会议鉴定时间 (选择“会议鉴定”的课题需要填写此项) | 拟定于 年 月 日召开课题结题鉴定会议,请审定。 | ||
二、工作报告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过程、体会及经验等。)
一、研究的主要过程
中等职业学校“三业三争”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中职校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业争优为基础,促进学生的内涵发展;以就业争先为导向,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创业争新为手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题研究过充中,主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
搜集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设计、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与实践探索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8月)
各子课题组开展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对策研究、模式研究,在实践中探索、思考、归纳、凝炼,撰写论文,形成过程性材料;交流研究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
3.总结提升与自我验证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
各子课题组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提升、实践验证和补充完善,完成子课题的研究报告和过程性材料。
4.结题验收阶段(2014年11月至12月)。
总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二、研究体会
(一)精心选题
本课题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三业三争”教育实践的研究,可以把教育理论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坚持育人为本,创新育人模式,提升育人品位。 “三业三争”教育实践可以作为改革创新的探索者,为同类学校提供相应的借鉴,发挥我校作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注重积累
课题研究有关材料的积累、收集和归档是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提和保障。在指导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重视对过程性材料的整理和收集,以大量的材料和成果构建起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不断反思
课题组开展“三业三争”教育实践研究,由于起步较晚、研究时间较短,对职业学校转型发展脉搏的把握仍处于经验摸索期,缺乏一定地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三、研究报告摘要(1000字左右)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对成果的自我评价、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后继研究的设想等。)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1.“三业三争”教育指学业发展上追求优质高效,就业时间上争先率先,创业教育上通过求新实现拓展。其中学业争优主要通过优化结构、调整专业的办法,加强内涵挖潜。采取深化课改的途径,彰显职教特色。就业争先主要通过开展“企业专家进课堂”实训活动,将学校教育延伸至企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参与课程开发,校企共同实施教学考核与质量监控,全面实施一体化教学。创业争新主要通过开展为期5周的创业培训,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特别企业专家为学生系统地讲述SYB创业基本理论、创业案例分析、创业项目推荐、创业技能及创业实践模拟等内容,并帮助学生向南京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办公室申请《创业证》,以便申请最高10万元的无息贷款。
2.以学业争优为基础,促进学生的内涵发展;以就业争先为导向,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创业争新为手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3.构建“三业三争”教育运行机制,深化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进行促进“创业争新”的新探索。
4.决策机制:战略谋划,转变办学思路;实施机制:机构重组,转变管理体制;操作机制:流程规范,转变学校“三风”;发展机制:思路明确,坚持可持续发展。
5.深入调研专业发展状况,合理设置学校课程;强化教师专业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建立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跟踪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实习见习管理,提高实训仿真度;加强家校沟通,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6.“三业三争”教育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正相关。
(二)对成果的自我评价
经过不懈研究和深入实践“三业三争”教育,课题组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完善学校管理、推动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品味,促进师生发展等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研究成果对于同类学校也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三)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
1.课题虽然选题方向正确,现实意义强,但课题涉及面广,而且在校学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课题组对学生学业、就业、创业情况调查还需要随时进行跟踪掌握。
2.目前,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主要还停留在初级层面,企业的意愿不是特别强烈。一方面,探索利用好企业资源开发有利学生的工学结合课程,另一方面,也要解决学校方与企业方双赢的问题。
(四)后继研究的设想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研究注重了怎样提高学生学业、就业、创业的能力。后继研究过程中要在此基础上,研究更为完整的评价体系。此外,要更加关注影响更多层面的“总体设计”。
四、鉴定专家组建议名单
姓 名 | 职务和职称 | 工 作 单 位 |
|
|
|
|
|
|
|
|
|
|
|
|
|
|
|
五、建议回避专家名单
序号 | 姓 名 | 工 作 单 位 |
1 |
|
|
2 |
|
|
六、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七、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