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 陆超 | 活动 主题 | 2018国赛方案研讨会 | ||
参加对象 | 陆超物流名师工作室 | 人数 | 10 | 时间 | 2018.2.27 |
(一) 命题范围及关键点 1、物流专业素养考核 物流专业素养考核在总分值中占比12.5%,主要包含了物流中的仓储与配送、货物运输知识,并系统化融入物流行业重大时政等相关内容,体现物流职业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以及对行业的了解和理解。 物流专业素养考核采用了赛前公布题库的方式,题库包含约250道题目,最终试卷从题库中抽取100道题目。由于题库中的题目没有公布参考答案,各参赛队的理解不同,再加之各选手的训练程度不一,无法做到较高的得分,从最终成绩看普遍在70~90分之间。此项内容为应知应会部分,应在平时教学和训练中融入,务求全部掌握。 2、作业任务优化 作业任务优化在总分值中占比12.5%,通过分析物流中心全年的出入库订单信息和1天的工作计划,完成出入库汇总分析、库存统计、ABC分类、货位规划、出入库作业计划、移库作业计划、拣选作业计划、盘点作业计划等作业任务优化。 作业任务优化部分的最终试题与样题保持了基本一致,但参赛队的成绩普遍偏低,除江苏省整体较高以外,普遍均在40分以下。这与题目关联性强、选手应变能力不足、Excel运用能力薄弱等有很大的关系。作业任务优化能力是体现物流职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体现了运用物流专业知识、工具和方法解决物流中的组织安排和优化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加强日常教学和技能训练。 3、现场实操 现场实操在总分值中占比65%,为各阶段比赛方案中占比最高、难度最大、对团队组织应变要求最高的一环,是体现物流企业实际岗位核心执行能力的关键,也是体现参赛队真实训练水平、检验日常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 现场实操部分要求参赛队按要求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入库、补货、出库、移库、拣选、盘点、运输、配送等工作,最终的比赛方案试题与样题在题量、形式和范围上基本相当,但由于选手心理变化的影响,加之作业量较大、作业协同交叉、收货区设置了多处在样题纸面中无法体现的考点等,除一等奖参赛队外,普遍作业效率不高、完成度不好。同时今年更加注重质量和作业的正确性,很多参赛队做了很多作业,但没有做正确,导致单据异常、库存异常、货物异常,因此普遍成绩不高,基本在60分以下。 现场实操体现了核心执行能力,应加大教学引入和平时的训练,注重基本作业流程、作业规范的掌握,熟练使用各种设施、设备,注意培养团队的服务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加强团队配合和心理素质,加强异常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命题重点及难点 1、作业任务优化 (1)题目耦合性强,错误风险高 作业任务优化中,期初库存准备、出入库汇总、ABC分类、移库作业计划及出入库作业计划均有较强的耦合关联性,若期初库存、出入库汇总计算出现错误,则会导致后续的一系列任务得出错误的结果。由于题目的耦合性强,关联错误风险较高,还会导致前面任务做不完,后面任务无法完成的情况,如果分工协作不当,导致团队无法并行执行任务。从各参赛队的实际完成情况看,用于出入库汇总和ABC分类的时间过多或出现错误,导致后继任务无法完成或者完成的有误。也因此导致整体分值偏低。 (2)题目背景材料多,对细致严谨要求高 作业任务优化题目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和答题要求,在考点相同的情况下基于样题做了适当的调整,要求选手细致审题,不应根据平时训练想当然的盲动,要注意细节,比如: ① 出入库月报表中,每个月的商品都不完全相同,不能随意汇总。有两个月的数据为图片形式,不能遗漏,同时也增加了汇总录入的难度。 ② ABC分类中,题目中给出的为商品的SKU单价,即“瓶/本”,并非是“箱”,因此在计算库存金额时,需将SKU单价转化为整箱的价格。 ③ 货架图中,AB两个货架的布局不同,若选手在进行货架图绘制时形成了惯性思维,极易弄错货位。 ④ 出入库作业中,需准确判断是否为当天的作业任务,否则也极易形成错误。 (3)数据处理工作量大,Excel的运用难度高 本次国赛作业任务优化最大的工作在于出入库汇总,也最耗时间。若参赛队伍能够熟练使用Excel,会使用透视功能、常用的基本公式(VLOOKUP,加减乘除)、跨Sheet表操作等,便能很快计算出出入库汇总报表。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参赛队只能从题目中逐一粘贴数字,导致效率低、准确性差,导致最终做不完,成绩差。 Excel运用能力是数据处理中的重要能力,在企业的物流作业和统计工作应用广泛,应在日常训练和教学中加强。 (4)任务繁杂,协同配合要求高 作业任务优化的题量较多,需要四名选手共同努力完成,通常是一名学生做出入库汇总、ABC分类、入库、移库;一名选手做出库、补货;一名选手填制答题卡;最后一名选手做PPT。但也应具备根据比赛方案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能一味的按照平时训练的分工。本次国赛中,出入库汇总的量较大,很多参赛队一名选手在进行出入库计算时,剩下的三名选手都在等待结果,若其他三名选手能协助计算,则能够更快速的计算出结果。 2、现场实操 (1)作业任务量大,对效率和协同配合的要求较高 现场实操的作业任务量较大,但与样题基本相当。综合考虑选手心理状态的变化,导致很多参赛队平时训练可以完成的,在比赛方案现场无法完成。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加强日常基础性训练,掌握关键作业节点,合理安排协同配合的节奏。从作业现场看,江苏、广东参赛队的整体配合流畅度很高,尤其是广东参赛队可圈可点。 实操作业中的题量大,难度高,选手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非常重要。例如题中要求商品码盘标准为二层,若信息员未能及时告知操作员和仓管员,极易出现码放三层的情况。 (2)作业衔接度高,需合理安排任务 现场实操中,很多作业环节都设置了较高的关联性。如部分商品需要取货才能入库,部分出库的商品需要先补货,同时该商品需要先入库才能进行补货作业等。这就要求选手要准确判断,对信息员的要求极高,关乎整个团队的作业效率。 在比赛方案现场发现很多参赛队叫暂停,提示无法进行补货作业,主要原因是未能判断作业衔接关系,选手判断需要出库的商品,要先进行补货作业,但实际托盘货架区没有该商品,这时需要选手先进行入库作业。如果选手没能认真审题,未能分析出该考点,就会出现错误。 由于作业任务量大,单据多,且复杂,参赛队应先集体分析,再分头行动,从现场看大部分参赛队均可以做到,但实际执行中也往往会出现与事前分析不符的情况,这就需要选手冷静判断,进行准确的衔接配合。 (3)干扰项多,需严谨细致 本届比赛方案的现场实操,在收货区加入了大量的考点和干扰项,通过现场观察我们也注意到很多参赛队在40分钟的比赛方案时间内,在收货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这与规程和题目的设计有一定的关系,入库理货、干线分拨、取货分拨等大量作业集中在收货区,同时区域中又加入了大量货物和干扰项,导致复杂度大大提高。具体表现在: ① 收货区干扰商品较多,选手需要认真确认商品名称和批次号,很多选手不注意批次号导致入库错误。 ② 收货区作业区域较小,若选手按照平时训练时的作业习惯,先将托盘放置到收货区,极易造成收货区通道堵死。 ③ 在收货区设置的部分入库货物被其他干扰货物堵住的情况,需要选手准确判断后进行转移并腾出空间。 ④ 某个需要入库的商品,在收货区已经是码盘状态(码放三层),但题中给出的备注中该商品只允许码放两层,则在入库前,需要将商品拆分到两个托盘中。 (3)强调规范和结果,体现工匠精神 本届比赛方案的现场实操作业提升到对规范和结果的考察,这与企业的要求相符,企业注重的是结果,同时还有过程的规范。 现场实操作业的评分包括“正确性”和“规范性”两个方面,正确性指的是作业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规范性是指的是在作业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的扣分。 规范性主要考察了叉车的操作规范(八步法)、单据的交接,货物及设备的碰撞掉落、人员货物越线等。可以看出,实操作业并非一味追求细节,操作合理规范即可,这也与实际企业作业中的要求一致,因而影响最终成绩的主要还是作业的正确性。 正确性主要通过回收单据和完成后的库存状态进行判断,据此进行评分。单据体现的是作业的完整度,代表了作业是否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是否规范等。库存状态涵盖所有区域的货物、托盘情况,赛后准确记录每个参赛队在收货区、发货区、托盘货架区、电子拣选区、干线到达区、客户区、干线发运区、暂存区等的库存情况,据此可以综合判断作业完成的质量,如果一个作业没有做,或者做错了,库存肯定不正确,据此进行具体评分。 正确性的判断与企业实际标准是相符的,这反应了订单准确性、库存准确性等一系列KPI指标,将影响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成本。
|
整理人: 桂余迟
版权所有@陆超物流名师工作室
招生电话:025-86655216 025-8332863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清凉门大街嫩江路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