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物流信息技术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业务的应用性必修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从事现代物流职业应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到现代物流各专门化方向中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职业能力要求,并为后续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1.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现代物流中应用的物流信息技术为课程主线索,采用并列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并充分考虑了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活动包括:体验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物流信息管理设备与设施操作、物流信息管理与支持技术应用、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应用、各种物流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等内容。
每个项目都以任务模块为单元来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要求贴近现代物流岗位工作实际,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并将就业上岗后可能遇到并需要解决的物流信息技术问题设计为项目活动,通过创设情景、仿真模拟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员》、《国际货运代理》标准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建议本课程课时为72课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具备物流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事务的基本技能,能从事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口岸物流、物流营销中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工作,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员》、《国际货运代理》等标准中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养成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树立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意识,为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达到以下主要职业能力目标:
l 会使用AIDS、RFID等各种物流信息技术设备
l 能应用DBS、EDI、GPS、GIS等物流信息管理支持技术
l 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跟踪、处理、管理物流信息
l 能熟练使用网络资源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l 会使用仓储、运输、货代、客服等各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 工作任务 | 课程内容与要求 | 活动设计 | 参考课时 |
1 |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体验 | 1.认知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 2.收集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资料,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前沿信息 | 活动一 物流中心认知 参观物流中心或观看物流中心运作录像,了解物流中心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活动二 应用与发展主题讨论 收集资料,开展“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主题讨论 | 4 |
2 | 物流信息管理设备与设施操作 | 1.熟悉物流自动化、信息化设备与设施 2.会使用自动导引搬运车(AGV)、AS/RS系统等物流自动化设备与设施 3.学会使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电子产品编码系统(EPC)、销售点实时管理系统(POS)、便携式终端(PDT)中的自动识别与采集技术与设备 4.了解自动存取和分拣技术中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 5.了解自动化立体仓库中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 | 活动一 物流实训中心认知 参观物流实训中心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或观看自动化立体仓库运作录像,体验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活动二 信息传感技术设备认知 参观或观看录像,认知信息传感技术设备 活动三 信息采集技术设备使用 操控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电子产品编码系统(EPC)、销售点实时管理系统(POS)、便携式终端(PDT)等物流信息采集设备与设施,体验信息采集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活动四 自动导引搬运车操控 操控自动导引搬运车(AGV)或观看操控录像,体验信息技术在运输管理中应用 活动五 自动化立体仓库操控 操控流实训中心的自动识别、自动存取和分拣设备,了解物流自动化与信息化设备与设施应用 | 10 |
3 | 物流信息管理与支持技术应用 | 1.认知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S) 2.能应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3.会操作地理信息系统(GIS) 4.会操作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GPS) 5.能了解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应用方法 6.能了解物流资源规划(ERP)与客户管理系统(CRM)的操作程序 | 活动一 数据库管理系统认知 应用客户管理系统(CRM),通过系统操作,体验数据库在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活动二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体验 应用EDI仿真系统,体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 活动三 电子导航系统使用 应用电子导航系统或电子地图,设计货运运输线路,体验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活动四 全球定位系统使用 应用全球定位系统,体验信息技术在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活动五 智能运输系统使用 应用智能货运管理系统,体验信息技术在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 10 |
4 |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应用 | 1. 认知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PLIP) 2.熟悉电子商务在现代物流中应用 3.会应用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处理物流业务 | 活动一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认知 浏览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PLIP),体验电子商务在现代物流中应用 活动二 网上B2B物流操作 模拟开展网上物流业务,体验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应用 | 6 |
5 | 订单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1. 认知全面订单管理系统(TOM) 2.会订单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初始化 3.会应用订单信息管理系统处理订单业务 | 活动一 单证信息管理系统初始化 初始化单证信息管理系统,熟悉单证软件初始化过程 活动二 使用TOM处理业务 应用全面订单信息管理系统处理订单业务 | 6 |
6 | 货代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1. 认知货代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初始化过程 2.会货代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初始化 3.能应用货代信息管理系统处理货代业务 | 活动一 货代信息管理系统初始化 初始化货代信息管理系统,熟悉货代软件初始化过程 活动二 使用货代软件处理业务 应用货代信息管理系统处理单证业务 | 6 |
7 | 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1. 认知仓储信息管理系统(WMS) 2.会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初始化 3.能应用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处理仓储业务 | 活动一 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初始化 初始化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熟悉仓储软件初始化过程 活动二 使用仓储软件处理业务 应用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处理单证业务 | 6 |
8 | 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1. 认知配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初始化过程 2.会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初始化 3.应用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处理配送业务 | 活动一 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初始化 初始化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熟悉配送软件初始化过程 活动二 使用配送软件处理业务 应用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处理配送业务 | 6 |
9 | 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1. 认知企业物流管理(EOQ、MPR、JIT、OPT) 2.会生产物流信息管理系统(PLMIS)软件初始化 3.能应用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处理物流业务 | 活动一 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初始化 初始化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熟悉企业物流软件初始化过程 活动二 使用企业物流软件处理业务 应用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处理企业物流业务 | 6 |
10 | 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1. 认知第三方物流(TPL)信息管理系统及电子订货系统(EOS) 2.会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初始化 3.应用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处理第三方物流业务 | 活动一 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初始化 初始化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熟悉第三方物流软件初始化过程 活动二 使用TPL处理业务 应用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及电子订货系统系统处理第三方物流业务 | 6 |
11 | 报关报检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1. 认知报关报检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初始化过程 2.会报关报检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初始化 3.应用报关报检信息管理系统处理报关报检业务 | 活动一 报关报检系统初始化 初始化报关报检信息管理系统,熟悉报关报检软件初始化过程 活动二 使用报关报检系统处理业务 应用报关报检信息管理系统处理报关报检业务 | 6 |
合计 | 72 |
4、实施建议
4. 1教材编写建议
(1)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学科体系的模式,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要求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岗位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教材以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方式,将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项目”,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从“任务”着手,通过设计完成“任务”的方法与步骤,探寻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任务的设置应体现针对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4)教材中凡涉及工作岗位的实践活动,应以岗位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
(5)教材内容要在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标准基础上应有所拓展,要将物流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纳入教材。
(6)教材内容中要以实践性内容为主,编排上要循序渐进、滚动式递进。教材体系的安排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浅出,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寓教于乐。
(7)教材内容要渗透科学方法论和德育的教育的内涵。在教材编写中要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适应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需要。
(8)教材中有关专业技术的专用名词必须提供英文注释,有关英文专业技术的专用名词必须提供中文说明。
4. 2教学建议
(1)精讲多练、做学一体。
(2)加强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各课程的整合的研究,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法,探索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小课题,拓宽思维空间,激发成就动机,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运用小组学习、讨论、交流生活经验等方式深化学习内容。
(3)要注重技能训练及重点环节的教学设计。每次活动应使学生上一个阶梯,技能训练既要有连续性又要有层次性。
(4)重视培养学生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养成自己应用现代物流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4. 3教学评价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学习者的职业能力。
4. 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利用充分实习实训教材、指导书、实训软件。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校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
(3)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
版权所有@陆超物流名师工作室
招生电话:025-86655216 025-8332863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清凉门大街嫩江路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