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京商业学校!

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8-06-14 查看数0

 

【课程名称】:

物流法律法规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现代物流业务操作中常用法律法规与规则的应用性必修课程。其功能是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现代物流业务所遵循的常用法律法规与规则有基本的认识,具备物流运输、仓储与配送、口岸物流和物流营销等物流专门化业务中依法从业的基本职业能力,并为后续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1.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是以现代物流活动中所涉及的常用法律法规与规则为主线进行设计。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并充分考虑了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主要包括:先进行法律基础的认知,然后将其工作任务分解为物流运作中合同签订与履行、物流运作业务法律与规则的认知、国际物流运作业务法律与规则的认知、物流活动中保险法规的适用、法律纠纷的解决和法律责任的承担等几个逐步递进的任务,以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现代物流业务运作中常用法律法规与规则。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网络查找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查找物流运作法律法规依据的技巧,初步具备依法从事物流业务的基本职业能力,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员》标准的相关要求。

建议本课程课时为72课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物流运作中的基本法律法规与规则,初步具备查找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与基本规则、依法参与物流活动的工作能力,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员》标准的相关要求,强化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品质。在此基础上达到以下主要职业能力目标:

l  能识别物流运作活动中各种法律主体的法律地位

l  会查找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运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与规则条款

l  会查找物流代理的相关法律条款

l  能遵循有关法律法规与规则办理基本的物流业务

l  能辨识物流业务中常见的违法违规行为

l  会查找与物流运作争议有关的法律法规与规则条款

l  能参与物流运作法律纠纷的谈判、调解、仲裁、诉讼中的相关活动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与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课时

1

法律基础的认知

1.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

2.了解物流运作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识别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

3.了解引起物流运作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原因

4.了解物流运作法律法规与规则的各自涵义和地位作用

5.了解代理的产生、终止及物流运作代理的常用法律规定

6.了解代理的效力,能查找物流运作代理的常用法律条款

7.了解公司法的基本内容

活动一  情境模拟

通过解析一个典型的物流运作案例,以小组为单位设置情境,模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活动。

活动二  案例讨论

通过变更上述案例的构成要素,交流物流运作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原因

活动三  企业走访

走访一家物流企业,判断公司基本运作形式,听取公司方面有关法律法规运用的实例介绍

10

2

物流运作中合同签订与履行

1.熟悉合同订立的过程

2.掌握有效合同的要件

3.了解合同让与时债务承担以及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定

4.了解不履行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活动一  合同阅读与修改

根据一份有效承揽合同的阅读,确定有效合同的要件;并修改同座提供的瑕疵合同

活动二  情境模拟

根据教师提供的基本条件,以小组为单位设置情境,模拟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要约、承行为诺

10

3

物流运作业务法律与规则的认知

1.了解物流运作业务的基本法律特点

2.熟悉搬运、装缷与货物运输的法规与规则

3.熟悉仓储的常用法规与规则

4.熟悉配送的常用法规与规则

5.熟悉包装加工的常用法规与规则

活动一  相关法规规则的网上查寻

通过网络,分组查找各类物流运作业务的常用法规与规则

活动二  查寻讨论

分组查找某一类物流运作业务的法律、法规和规则,讨论其基本特点

动三  案例讨论

提供的搬运、装缷业务的案例,组织讨论所涉及的法律条款

活动四  案例讨论

提供的货物运输业务的案例,组织讨论所涉及的法律条款

活动五  案例讨论

提供的仓储业务的案例,组织讨论所涉及的法律条款

活动六  案例讨论

提供的配送业务的案例,组织讨论所涉及的法律条款

活动七  案例讨论

提供的包装加工业务的案例,组织讨论所涉及的法律条款

20

国际物流运作业务法律与规则的认知

1.熟悉国际物流运作的基本法律特点

2.了解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公约、惯例

3.了解国际物流的包装法律法规与规则

4.了解国际海运、空运、陆运物流的常用法律法规与规则

5.了解我国进出口贸易管制和货物进出境海关监管方面的主要法律规定

活动一  国际物流案例讨论

通过教师提供的国际物流的案例,讨论所涉及的法律条款

活动二  上网查寻

通过网络,查找《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活动三  上网查寻

通过网络,查找国际货物买卖中的主要惯例 

活动四  上网查寻

通过网络,查找国际物流包装的法律法规

活动五  上网查寻

通过网络,分组查找国际海运、空运、陆运物流的常用法律法规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如《华沙公约》、   《汉堡规则》等

活动六 上网查寻

通过网络,分组查找《对外贸易法》

与《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

14

物流活动中保险法规的适用

 

1.了解各种物流活动保险项目的法律特点

2.会查找有关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常用法律法规条款

活动一  上网查寻

上网查寻各种保险项目并加以归类整理

活动二  上网查寻

 上网查寻《海商法》中有关物流运作保险的常用条款

活动三  案例讨论

通过提供的保险业务的案例,讨论所涉及的法律条款

6

法律纠纷的解决和法律责任的承担

1.能参与物流运作法律纠纷的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的相关活动。

2.会查找有关责任承担的法律条款

3.能识别物流活动中基本的违法违规行为

活动一  合同违约案例讨论

通过合同违约案例,分析法律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违约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活动二  案例讨论

分析上例,分组讨论法律纠纷的四种解决形式并交流

活动三  案例收集与交流

通过网络,收集物流活动中承担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的案例,并交流讨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分类并归纳其特点

12

合计

72

 

4、实施建议

4. 1教材编写

1)本课程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2)教材编写应以行业专家对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教材应充分体现岗位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现代物流活动中所涉及的常用法律法规与规则为课程主线,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方式,将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项目”,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内容,要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拓性相统一的课程思想,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热爱与追求,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并应为教师留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的空间。

3)教材内容应凸显实践性、应用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不求体系的完整性,强调与岗位业务相吻合,并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接受。

4)教材提倡图文并茂,增加直观性,有利于初学者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

(5)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强调以物流运作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基本规则为主线,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尽量反映该领域中涉及的新内容、新规定。

4. 2教学建议

(1)精讲多练、做学一体。

(2)应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了解物流运作业务中应遵循的常用法律法规与规则。

(3)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情景的创设。应用多媒体课件、录像、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活动组织要把握好“规”与“度”,贴近实际。

4)要注重技能训练及重点环节的教学设计。每次活动应使学生上一个阶梯,技能训练既要有连续性又要有层次性。

5)可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别安排师资,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

4. 3教学评价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在本课程中,注重对学生适用法律法规、商务规则的查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评价。

4. 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开发制作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搭建一个立体的教学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教学图书馆和电子论坛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3)应充分利用物流企业资源,进行校企合作,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运用法律法规和商务规则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