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2 南京商业学校ERP考证教学方案
南京商业学校ERP考证教学方案
《ERP》是把模拟企业作为课程主体,通过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等部分设计为该实训课程的主体内容,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由受训者组成若干个相互竞争的管理团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面对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参与到企业模拟运营的全过程之中。
一、培养目标
《ERP》课程立足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熟悉企业各个业务模块的业务要求、掌握各业务模块的业务流程、并在具体ERP系统上分业务、分岗位、分角色应用ERP系统。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专业能力目标
1、理解ERP的概念与特点、ERP技术的发展及基本原理、ERP在企业中的应用;
2、了解生产制造企业典型的主业务流程;
3、掌握ERP系统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功能模块的主业务流程;
4、理解ERP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及协同工作模式。
(二)方法能力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1、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
2、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
3、 能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特点,进行企业信息化调研,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
4、能搜集企业内部静态与动态资料,运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方法,撰写出企业业务流程图、企业静态数据表、企业动态数据表、企业基础资料表等文档。
5、能根据企业各部门的调研报告,分析企业管理现状。
6、能熟练操作ERP系统物流(采购、销售、库存)、生产、财务、计划等主要功能模块。
7、能完成ERP系统中物流、财务等分模块实施工作。
8、能根据企业信息化实施方法,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
9、根据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得到期末的各项数据报表。
(三)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
2、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
3、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
5、具有自学的能力;
6、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生教育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沙盘以及沙盘教学的起源以及用友ERP沙盘教学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第二部分主要为ERP沙盘课程的前导性课程,以故事形式介绍沙盘企业的构成以及模拟企业中管理团队各个角色的主要职责;第三部分为ERP沙盘的基本教学篇章,主要分为物理沙盘教学与电子沙盘教学;第四部分主要为竞赛提高篇章,结合中职沙盘大赛项目,引入竞赛案例,探讨竞赛策略,提升竞赛水平;第五部分主要介绍沙盘课程中的经营工具以及各种竞赛的实例。
三、学习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
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与实际的结合、操作与管理的结合。
2、参考资料
闪四清 ERP系统原理和实施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
刘红军 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及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年
四、教师素质
1、具备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
2、具备设计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3、具备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最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
五、对学习场地、设施的要求
为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本课程理论部分需要在多媒体教室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并能在图书馆或机房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资料;实验(实训)部分需要在实验(实训)室完成。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本课程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重点考核与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